幸存者全都哄笑。
“我这多看几眼啊,发现咱们钦钦长得就是标致。”表姨笑着大声说,“要不是有对象,搁在末世前那是十里八乡的俊后生,小姑娘们争着抢着要看的人。”
发小杨根波大笑附和:“他小学就吸引小姑娘和小男孩。”
又有不少村子里的长辈佐证这个说法。
杨奕钦倒是一点都没有不好意思,因为他从小到大被长辈们调侃惯了,早就形成了免疫。他只是淡笑着看大家开玩笑,等所有人都笑过了,这才缓缓勾唇:“感谢父老乡亲的肯定。”
杨母站在下方,又气又无奈地看向他。
杨奕钦朝杨母眨了眨眼,便继续说:“好了,咱们言归正传,今天这场三村会议的主要内容有三件,第一件事相信有孩子的人家已经听说过了,那就是村里临时学校开课的事。”
这件事村子总是反复跟人念叨,所以大部分人都有一定印象,就算全然不知道的人,也明白教育和传承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
总不能因为一个末世,让子孙后代再也不识字、不识数。
“国家安全区的人一直在提倡教育的重要性,我们可以将进度放缓,但绝对不不能不做。”杨奕钦的眼神清朗,语气坚定,“世界回归正轨以后,我们的后辈必须会认得书籍资料上的文字,继承现代化的科技和发明,才能让人类文明延续下去。”
这时,杨母走了上来,站在杨奕钦的身边。
她看向周围的幸存者,说:“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我和钦钦爸退休前都是小学老师,多少积累了一些教育的经验,家里也有不少教材书籍,所以这个临时学校就由我们来筹备。咱们村子有不少从前当过老师的人,他们也会参与到这次的教学工作中来,争取让咱们的教学面更加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