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珍被儿媳妇告了状,顿觉失了面子,整日里喝酒骂人,对着尤氏也是没有好脸色,后院妾侍也是受苦颇深。
范婉可不管他怎么想的。
她只知道,十月底了,林黛玉要到了。
这一日,周瑞家的又来接贾惜春,当然,这次是有了借口的,说是家里要来客人了,请贾惜春过去玩两天。
范婉也没拘着不让走,只说过几天有一场小考,让她就算到了西府也别忘了读书。
贾惜春虽然不情愿,却也知道这一趟非去不可,毕竟侄媳妇刚找了老祖宗撑腰,总不能过河拆桥,一点好处都不给老祖宗,所以她收拾了东西,带着自己的四个大丫鬟,八个小丫鬟,两个管事嬷嬷,浩浩荡荡的就去了西府,她原本在西府住的院子里就有几个小丫鬟,而且本来就不大,她们一过去,院里立刻就拥挤了起来。
最后没办法,只好又把旁边一个厢房给收拾出来安置,这才都住下了。
贾母听到信儿后,在屋里忍不住和大丫鬟鸳鸯叹息:“这蓉儿媳妇无论是脾性还是手段都厉害的紧,就连蓉儿这个混球也能被她掰正了,可见这根骨里的东西,真是没法子说……四丫头这一回去,再回来和家里的丫头们就看出高低来了,想当年,敏儿我也是这样教养的,前前后后的,走到哪儿不是一大堆人伺候着,如今再看看家里几个姑娘们……哎……只盼着家里的男人们顶上门户,日后也能给姑娘们撑腰。”
鸳鸯一看贾母有些意兴阑珊,连忙劝道:“如今东府小蓉大爷也进了国子监,说不得什么时候就能得个官呢,等宝玉长大了,有二老爷和小蓉大爷帮衬着,哪有不能撑门立户的道理。”
贾母一听这话顿时高兴了:“是这个理儿。”
她的宝玉才是镇宅的宝贝,贾蓉之流,都是为宝玉铺路呢。
荣国府为了即将远道而来的林姑娘忙忙碌碌,范婉这边依旧按部就班,督促贾蓉多与两位世子爷联络,这不,贾蓉刚叫人打了一张好弓,一到手立刻下帖子给世子爷,约好了去庄子上打猎去。
当初说好了要到这里来买地皮建庄子,他们言出必行,周围一大片土地都被他们买下来了,如今正请了工匠建庄子,在此之前,还是得现在范婉的庄子上落脚。
贾蓉是个会来事的,再加上范婉的支持,三个人的友情与日俱增。
两个小世子投桃报李,经常为贾蓉分析一些国子监中的势力分布,比如说某两个学子的父亲不对付,所以在国子监中也是针锋相对,让贾蓉小心点儿,别被卷进去当了炮灰之类的。
贾蓉听得是同学情谊,范婉听得却是朝堂风云,贾蓉的每一句话都在补全范婉心里的朝堂版图,她从中抽丝剥茧,想要分析最后灭国的原因。
她一直都没忘记自己真正的任务,那就是延续国祚。
系统没有明说鲜卑是什么时候打进来的,只给了一个标杆性人物,那就是荣国府的贾兰,只说贾兰投靠鲜卑,考中进士,当了官员,李纨给气死了,除此之外,什么都没说。
如今贾兰已经五岁了,荣国府的剧情是十三年……也就是说,最快十三年就要灭国。
从目前贾蓉所说的这些朝堂之事中,她能看出这个国家虽然活力不足,老皇帝还有点重文轻武,贪污,卖爵鬻官也时有发生,但总体量上来看,这个国家还是有中兴之相的。
只要没有那个大型天灾,高官集体暴毙的事情发生,就凭现在那几个能干且忠心的皇帝心腹,就算是个傻子继位也不可能只坚持了十三年。
那么这短短的十三年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犹记得原书中,元春省亲那一段就写的明明白白,太上皇和皇太后准许妃子的娘家人入宫探望,可见宫里是有太上皇的,还表明了新君刚继位不久,不然太上皇实在没必要下这一道圣旨,而如今龙椅上还坐着老皇帝,也就是说,元春封妃之前,也就是这几年,皇帝必定会禅位。
有了这个依据,范婉将目光投向几个皇子。
大皇子圈了,但不是没有起复的机会,记下,二皇子是甄贵妃的儿子,pass掉,三皇子……嗯,有可能,出身高贵,母家得用,先记在小本本上,四皇子……那个行走的刷分机器,也有可能,因为系统对他有特殊反应,再说了,宫女生的又怎么样,宫女生的登基的还少么?
五皇子先天病,六皇子过继,七皇子早死,八皇子过继……这么一想,有竞争力的居然只剩下三个皇子了?
范婉脑内cpu顿时卡壳了一下。
不由对老皇帝xx质量表示怀疑……这都生的什么糟心孩子。
随即又想到水涵和水溶,这俩明明是好孩子啊……那看来就是老皇帝的能力问题了,连自己的儿子都压不住,为了保住小儿子,只能将他们过继掉,也真是无能的可以了。
义忠王都死了十几年了,头发花白的涂夫子还在伺机搞事情……至少在人格魅力上面,老皇帝好像输了呢。
就在范婉发散思维胡思乱想的时候,瑞珠来禀报说:“奶奶,西府那边林姑娘到了。”
范婉愣了愣:“知道了,
她合上看了半天一个字也没看进去的账本子:“今儿个西府那边忙乱的很,等会儿让莲叶去大姑娘那边伺候着,就说过几天等林姑娘安置好了,再请她过府做客。”
瑞珠迟疑:“林姑娘如今还在孝期呢,咱们请人家过来,怕是不好吧。”
范婉摇摇头:“不妨事,你这么说就行了。”
见范婉坚持,瑞珠也只好去找莲叶了。
莲叶到的时候,荣庆堂里正哭成一团,她到学堂里找到了百无聊赖上课,只等着放学的贾惜春,将范婉的意思带到后没多会儿,就听上头夫子说:“今儿个家里有客人,想必姑娘们也要去见客,先放学吧。”
几个姑娘顿时高兴极了,收拾好东西就带着丫鬟婆子们往荣庆堂去了。
等到了荣庆堂,几位小姑娘一见面,瞬间互相有了好感,姐姐妹妹的一喊,很快就熟稔了起来。
然后贾母就喊了林黛玉的下人上来磕头。
一看只有三个下人,贾母顿时不满了:“这怎么能行呢,就三个下人,哪里能伺候的过来。”于是就将身边的二等丫鬟莺歌改名叫做紫鹃,赐给了林黛玉做大丫鬟,然后指着贾惜春给王熙凤说道:“一切比着四丫头来。”
王熙凤迟疑的看看王夫人,却见王夫人只顾着捻瓜子,一声不吭。
这迟疑只一刻,便立即点了头:“欸,老祖宗都发话了,我能不依么?”
林黛玉多聪慧的一个姑娘,一打耳朵就听出不同来了,显然这家里的姑娘也不是同一个待遇的,她好奇的看向最小的贾惜春,却见贾惜春对她灿烂笑了一下,偷偷牵住她的手,歪过身子说起了悄悄话:“我在西府这边行四,在宁国府那边却是大姑娘,家里侄媳妇说了,等你安置好了,就请你过去做客。”
这话一出来,林黛玉就明白了。
贾惜春在宁国府那边必定是受宠的,所以丫鬟婆子也多些,而荣国府这边,怕是要单薄些,一想到这里,她脸色顿时有些发白,眼中泪意翻涌。
贾惜春是宁国府的姑娘,早晚有一日是要回家的,等她一走,自己就成了府里最特殊的姑娘,外祖母这样虽然是疼爱她不假,可也让她和旁的姐妹有了区分,她这客居的表姑娘竟比家里的孙女儿排场还大……两个舅母会怎么看,还有刚认识的姐姐妹妹怎么看?
一时间,林黛玉就乱了心神。
等到贾宝玉下了学回来,两个人一见面,又因为玉佩的事闹了一通,林黛玉愈发感到惶恐,连晚膳都用的不佳,等用完晚膳,红袖从箱笼里翻出一把小米,蹲在茶水间悄悄的熬小米粥。
袭人过来时,红袖刚巧不在。
等袭人走后,红袖端着小米粥回来,就看见林黛玉在哭,她忍不住叹了口气:“姑娘用一口吧。”
“我不想吃。”林黛玉摇摇头。
“姨娘特意交代了,说姑娘脾胃虚弱,让一定看着姑娘用膳,你如今不吃,若是病了,又累得老爷心疼。”
林黛玉这才起身喝粥,清爽温热的小米粥下了肚子,顿时将之前油腻反胃的感觉给压了下去,红袖瞧着她这样,忍不住叹息:“这样下去可怎么好,姑娘还要守孝呢,这天天大鱼大肉的……”
林黛玉闻言,又眼睛一酸,落下泪来。
荣国府这边因为多了个表姑娘,每一房里都多了谈资。
宁国府那边,贾珍又喝的醉醺醺的回了家,恰好见到贾蓉扶着范婉的胳膊在院子里散步,那副夫妻恩爱的模样,顿时刺激的他眼睛都红了。
他心里愤恨,他这个当老子的,睡个女人还要被儿媳妇说三道四,闹得两府都知,可见是因为自己的儿子没有用,被一个女人给拿捏住了。
当即发了疯,随意找了个借口就请家法要打贾蓉。
贾蓉从小挨打到大,见父亲动了真火,当即跪下来受罚。
贾珍心里存了气,一下比一下还重,范婉去拦也没用,贾珍直接让两个婆子拖着范婉,嘴里嚷嚷着:“我要打死你这个不孝子。”
贾蓉面无表情的挨打,心里愈发的冷。
范婉挣脱开两个婆子,拉着贾蓉就护在了身后:“老爷有什么气说出来便是,何必撒在大爷身上,大爷还和北静王世子约好了明日要跑马,要是把大爷打坏了可怎么办?”
贾珍一听这话,顿时更加生气了。
“你自觉有用了,能干了就不把我这个老子放在眼里了是吧。”
贾珍撸袖子:“老子房里的事你也敢管,我看你是反了天了,今天我非得打死你不可。”
贾蓉跪在那里不吱声,一副任由打骂的模样,只是那双眼睛却泛着冷意,平生头一回觉得,他这个老子真是懦弱又无能。
贾珍看到贾蓉的眼神,酒意突然清醒了些,手里的家法骤然落地。
颇有些惊惶的往后倒退几步。
他一言不发的离开,等出了门,再回头,就看见那柔弱的儿媳妇正心疼的掏出帕子为儿子擦汗,而他……也是平生第一次在亲儿子面前如此的狼狈。
突然,他眼神凶狠的看向范婉。
都是这个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