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页

金黄的树叶铺满地,农民也到了一年之中最忙的时候,地里的花生要挖了,水稻也该收割了,有些人家还有上个月堆在院子里没扒完的玉米棒子。

生产队有专门的打谷场,打谷场临时供电,方便家把收割的稻子弄过去脱粒,等脱完粒,再把稻草和稻谷分批次地拉回来。

一时间,整个村里到处都是来来回回拖着板车的农户。

邱崇英见傅琛一个人忙不过来,便想了个法子,在板车两侧分别加装了一个小平板,平板底部用竹子倾斜出去支撑着,方便把两个闺女带在车上来回搬运稻草和粮食。

带回来的粮食不多,都是交过公粮之后剩余的那些。

但是稻草是不用充公的,每家每户都要拉回家烧火。

于是她在平板上又分别固定了两个竹篓子。

两个小家伙坐进去正好。

等她家的搬运完了,这车就成了抢手货,这家借过去用用,那家借过去使使。

有动手能力强的,眼馋这车子,就给自家的车子也加装了两个小平板,再照葫芦画瓢固定两个篓子,只可惜,手艺不如邱崇英精湛,怎么看怎么滑稽。

邱崇英瞧着那晃晃悠悠的篓子,总担心下一秒小孩就掉下去了,只得戴上劳保手套,帮忙重新固定住。

这一来二去,邱崇英很快成了村里的红人。

被她帮过忙的人家都夸傅琛这次讨了个贤惠的媳妇,还说邱崇英上个婆家总败坏她名声,看来是故意不想让她好过,心也太黑了点。

每到这时,邱崇英都是笑笑,不谈论前任家里的是非,免得说多错多。

家乐呵呵地,一边闲话家常,一边忙忙碌碌,半个月后,打谷场这边就冷清了下来。

最忙的时间过去了,接下来就是摘花生剥花生,榨花生油……

这天邱崇英刚提着一桶榨好的花生油回来,就发现院子中间的门被打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