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其芳还是担心,“可领导那边……?”
校嘉华义正言辞道:“一个伟大的民族企业,是人民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制造什么!现在天冷了,老百姓需要棉衣穿,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事,领导怎么会反对呢?”
仝其芳听得热血澎湃,她当然希望国棉厂,成为伟大的民族企业。
她拍着胸脯道:“笑笑,你说的对,我现在就去找县领导,打报告做棉衣!”
校嘉华站起身,称赞她:“仝姐,关键时刻,还是您思想灵活,觉悟高!”
仝其芳掀开门帘,被外面的寒风一吹,脑门的热血凉了几分。她回头冲着校嘉华,好气又好笑,“你呀,就给我戴高帽,使劲儿坑你姐吧!”
校嘉华大笑:“怎么会呢,向主席保证,我办事儿,什么时候不靠谱过?”
仝其芳一离开,校嘉华就知道,这事儿十有八、九会成。
她命令苗晓麦,把仓库的棉衣,每个款式、每个尺码,各挑出两件,单独留下做样衣。剩余的按计划,发到各大供销社,正常售卖。
第二天,仝其芳生产棉衣的申请一通过,校嘉华立即带着那批样衣,亲自送去了国棉厂。
一见面,仝其芳欣喜地告诉校嘉华:“昨天,县领导收到报告,第一时间报到了省里。没想到,省领导不仅支持我们做棉衣,还从省城的缝纫机厂,调来了几十台闲置的缝纫机,今天中午刚刚送到。”
“太好了,我去看看!”
校嘉华进入车间,果然看见几十台老式缝纫机,齐刷刷摆了两排。
这些机器半新不旧,无论规模、数量,还是机械化程度,都远远不及她在上海服装厂看到的。但是,对一个刚起步的棉衣作坊来说,这已经是很大的突破。
“人员呢,调集得怎么样了?”校嘉华又问。
仝其芳:“今天早上,我从棉布生产线上,抽掉了十几个会踩缝纫机的大姐。还有几个小姑娘,虽然不会踩机器,但是针线活做得好,她们都表示愿意学。拼拼凑凑,人数也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