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嘉华和仝其芳废了一番功夫,才找到长绒棉实验组的负责人——孟建设。
找到孟组长时,他身边围着几个年轻学生,有男有女,个个头戴草帽,脖子上挂着白毛巾,似乎正打算下棉田。
校嘉华和仝其芳怕错过,急忙做自我介绍。
仝其芳:“孟组长你好,我们来自太丰县,是国棉厂和供销社公司的。广东纺织厂的柳主任,她介绍我们来找你的。”
孟建设是上海人,毕业于交大,和广东纺织厂的柳亚兰是校友。他一听是老同学介绍来的,便示意学生们先下田,他留下来接待两位女同志。
落座后,校嘉华走上前,进一步解释。
“孟组长,我们这次过来,是想现场了解缇县的长绒棉,进而和当地展开合作,把长绒棉运到太丰县,投入新一批的劳动布生产……”
没想到,孟建设越听越皱眉,甚至挥手,打断了她。
他不耐烦道:“你这小姑娘,年龄和我的学生差不多大,一看就没吃过苦,怎么净说大话!你知道缇县距离太丰县有多远吗,没有直达车,光是运输成本,就比华北平原的棉花贵两倍,你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当初,孟建设一毕业,就受祖国感召,和生物、化学系的同学一起奔赴边疆,分配在各大县市,一扎根就是十年。
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协助兵团研究所的科学家,共同努力,培育出优质的新型长绒棉,让祖国降低乃至摆脱对进口长绒棉的依赖。
十年了,研究成果是显著的,但在一穷二白的环境下,当年意气风发的毛头小伙,如今也被磨砺成了脾气彪悍的大叔。
因此,面对衣着精致,手脚细嫩,看上去极不靠谱,又异想天开的校嘉华,他表示深深的怀疑。
还有毫不留情的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