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有啥,供销社业绩好,可以向县里申请再开一家,你俩都当社长。”

“好主意,但我培养的人才,总要给他们提升、锻炼的机会。新社的社长,于小莲就不错。至于我,都去县里当货品经理了,有这关系,您还担心镇上没好货吗?”

公司铺货,本质是看供销社的销量,但这不妨碍她说场面话。

校嘉华这次是升职,挡人前途,不就是断人财路嘛。更何况,上面有人,的确更好办事。

刘镇长瞬间不气了,甚至出谋划策:“笑笑啊,如果你想永久留在县城,必须拿到县城户口。当货品经理还不够,起码得当上供销社公司的总经理。否则,万一政策变动,你还是要回来的。”

“……”说来说去,她也只是个进城务工的打工妹。

这规定,是要她努力奋斗,把许总经理挤下去吗?

这么一闹,校嘉华要去县城当经理的消息,算是实锤了。

村里出了个小高管,大部分人都乐见其成。校老栓和崔丽芬却愁眉苦脸,坚决不同意闺女去外地。

校大宝和小石头已经上学了,校嘉华同爹娘商量,让母亲住在她家,不用再去农场上工,每天早晚接送两个孩子,照顾他们的起居就行。

白恪言每个月的津贴,她全部拿出来,作为孩子和爷爷奶奶的生活费,绰绰有余。

“这不是钱的问题。”校老栓敲着旱烟,“你一个姑娘家,不到二十岁,能去干什么?咱在城里没啥亲戚,出了事也没人帮衬,教我怎么放心?”

在老父亲眼里,无论她结婚多久,永远都是姑娘家家。

校嘉华知道父亲是担心自己,她耐心道:“爹,您放心。我去当经理,组织不仅有调令,还给我安排了职工宿舍,隔壁住的同事都是年轻姑娘,吃饭也有食堂。我在县城读过高中,虽然没有亲戚,却有不少同学,她们都会照顾我的。”

校老栓嘴笨,说不过闺女,只能蹲在门口,抽旱烟,生闷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