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信的时候,校嘉华多寄了几块药皂,让他用不完可以送战友。

实现香皂自由的家庭,就是这么豪横!

这封信寄出没几天,供销社一直好事连连。

《先进日报》的名人效应起了作用,供销社变成了一个网红打卡点,不少群众慕名而来,找徐采购签名,交流工作心得。

校嘉华看在眼里,无比庆幸当初的决定。

顾客多得站不下,校嘉华向刘镇长申请,扩充了供销社的门面,还增加岗位,招聘了两个年轻的营业员。

两名新社员,一个叫左小军,刚满十八岁,是工农兵高中毕业生。

小左同志初入社会,人勤快、嘴巴甜,抢着干重活。进来没几天,就成了妇女之友,和几个姐姐相处得很愉快。

另一位名叫罗淑芝,三十多岁,是煤厂的下岗会计。她第四个孩子刚断奶,无比渴求这份工作。

考虑到罗淑芝的生活压力,校嘉华让她跟着徐采购,做一些财务工作。

新社员入职不久,供销社就接到了喜讯——上级公司发来的晋升通知。

采购徐民强,由于工作突出、事迹突出,被提拔为县城洗化厂的会计,即刻调回城!

也就是说,徐民强终于能回家了。带着荣誉,堂堂正正。

许德顺,总公司的货品主管,亲自送来了晋升通知。多年不见的老同学聚在一起,感慨万千,就差抱头痛哭。

校嘉华特意提前两个小时闭社,请大家在国营饭店聚餐,为徐民强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