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姐,天气越来越热了,家家都买浅色的面料,你怎么还买黑蓝色的呀?”

柜台里,刘二梅好心建议顾客。

这位顾客五十多岁,穿着列宁装,裤脚还打着补丁,普普通通,笑容却很灿烂。

“不是我要穿。我儿子在食品厂当技工,年龄到了,该说亲了,得穿一身好衣服,见姑娘体面!”

“哟,要应婆婆,那可恭喜了,我给你扯几款好料!”

“诶!”老大姐笑着收好布,又赶去食品区买粮油。

供销社有了每月一盘点的规矩,再也没有“老鼠”,敢打货品的主意了。

为了避嫌,粮油食品由众人分管,本周是钱玉珠轮值。

钱玉珠平时喜欢卖洗化、自行车、家居等高奢大件,轻轻松松业绩碾压。实在看不上这些小东小西,费力不讨好,因此,摆了几天的臭脸。

这老大姐买了十斤精米,付完钱和票,却发现米袋子落在家里了。

买米没有袋子,总不能两手捧回去吧!

钱玉珠板着脸,对老大姐说:“供销社不提供袋子,你自己回家拿吧。不过,我劝你抓紧时间,因为精米只剩半包了。”

老大姐也急:“不行啊,后边还有这么多人排队。等我从家里回来,肯定买不到了!”

“命里无时莫强求,那您就甭买了呗!”

围观者都笑话起来。后排还有几个顾客,语气不善地催她快点。

老大姐又愧又急,进退两难。

于小莲实在看不下去,主动开了口。

“阿姨,我这有个布袋子,是自己缝的。平时装书,昨天刚洗过,您要是不嫌弃,就先用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