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任意门里没有好吃的、也没有好玩的,校大宝和小石头有点失望。
校嘉华抓出当地特产的枸杞,两个孩子尝了尝,酸中带甜,笑容重新支楞起来。
她又拆出两斤枸杞,让崔丽芬拿回家煮汤。剩下的药材分成两包,其中一份是给劳动棚的。
“里面是啥药,这么多?”崔丽芬问。
“娘,自然有用的。”
在青河村,赤脚医生的确水平有限,但比医生更匮乏的,是医药。
那天在山上,校嘉华嘱咐白恪言,出门在外不要省吃俭用,不要总往家里寄物资。青河村虽然穷,只要勤劳动手,饿不着他们。
如果一定要寄,只许他寄些中西药材,实用且安全。
村里医疗卫生条件太差,很多老人一旦得病,就等于半条腿迈进了棺材。有备无患,早晚能用上。
没想到,他记得那样清楚。
临走前,崔丽芬又叮嘱:“三月底,你大嫂就生了,到时候家里缺人手,你可得回来照看。”
校嘉华无奈:“大嫂前面都生三回了,我又没这方面的经验,能帮什么忙?”
“就是因为你没经验,所以要多学学!你跟恪言,还不是早晚要过这一关?”
崔丽芬犹豫了一下,隐晦地问,“上次女婿回来,你们俩有没有,那个……?”
咳,姜还是老的辣。
夜晚,为了加强亲子关系,校嘉华亲切地检查了校大宝过去一周的作业,并在他苦兮兮改错字的时候,顺便教小石头背诵了两首唐诗。
友好的母子交流结束,校嘉华捏捏两只苦瓜脸,把他们哄睡着。
“娘别生气,明天我再做两页算术题……”校大宝说着梦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