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丽芬看着瘦成竹竿的孙子也心疼,但到底亏欠了闺女,打不得也骂不得,只好隔三差五,送些米面粮油来照应。

校大宝得了玉米饼子,没有吃独食,而是仔细掰开,把大半块塞到校嘉华手里,“娘,你吃!”

然后又分了一半,一口口喂给弟弟。最后,他狼吞虎咽吃掉自己那份,默默蹲到奶奶面前,学习炖鸡。

校嘉华不爱看这场面,跑回屋里,眼不见心不烦。

鸡肉很快在院子里飘香。

又过了会儿,校大宝抱着瓷碗,越过门槛,举到和他等身高的桌子上。

“娘,你先吃,小心烫。”

碗里躺着一只完整的大鸡腿,还有几块吸满汤汁的土豆。尽管饿得眼冒金星,校嘉华却下不去筷子。

即使上辈子,她的亲生父母也没有像现在这样,亲手为她做过一次羹汤。

崔丽芬解了围裙进来,以为是炖鸡不合口味,无奈地说:“笑笑,家里只有盐巴了,你先将就一下。明天我让你大哥过来,送点花椒肉桂……”

校嘉华摇头,“娘,等会你带回去一些,和爹一起吃吧。”

这就是肯破冰和解的意思了,崔丽芬有些动容:“不用,你爹有工分,会打猎,家里不缺吃的。”

说完,她又点燃灶火,摊了几张高粱饼,让女儿、孙子明早热着吃。

这娘操心的,恨不得把饼挂到闺女脖子上。

临走前,崔丽芬拿碗装了些剔骨的鸡块,用蒸布包好。

她试探着对校嘉华说:“笑笑,这些待会拿去大院,给你公公吧。马上就是八月十五了,别让人说闲话。”

啥,公公?

校嘉华想起来,自家那位只相处了半天的倒插门姑爷,确实有个“坏分子”的父亲,住在本村的劳改棚里。

恐怕,这才是那人肯纡尊降贵,入赘到校家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