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页

午时已过,大臣们下朝后三两一群,并排走出皇宫。

新任的翰林院学士是状元郎,年轻气盛,不免八卦道:“裴相,你先前瞧见没,陛下他笑了。”

丞相裴恪停下脚步,淡定道:“好像是有这回事。”

状元郎又道:“还偷偷笑了好几次,你知道的,咱们陛下议政时常冷着脸,大家都人心惶惶,可是今日,他温和得像太阳。”

裴恪低笑:“你还年轻,不懂。记住了,宫里只有一位贵人得罪不得。”

状元郎也笑:“多谢老师提点,学生以后碰见北陈那位都绕道走。”

裴恪拍了拍他的肩膀:“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要抓紧整理南萧律法的漏洞,陛下很重视。”

状元郎颔首:“学生知道,不知老师有没有雅兴,去学生府上喝一杯。”

裴恪摆摆手:“老夫急着回府,继续钻研那些新奇的玩意。”

“那学生恭送老师。”

他们走后,姜太尉和姜三公子也走出宫门,面色不佳。

姜暄担忧道:“父亲,陛下到底是什么意思?他也不为难妹妹和绥王,但也不放他们自由。”

姜太尉收起在人前的假笑,寒着声线道:“陛下这是敲打我呢,我早该知道他不是任我操控的软柿子,只是没想到,他比我想象中还狠还疯。”

如今姜家虽占着皇后之名,姜太尉如愿当上国丈,但姜昭的皇后之位形同虚设,她自己也不争气,无法讨得萧云砚喜欢,更不能生下个一儿半女。

加之萧云砚大力扶持丞相裴恪和他的门生,姜太尉的地位多少被动摇,又因为绥王入狱一事,姜九邻彻底失去退路。

他倒是想怂恿萧绥造反,但这位年轻的皇叔根本无心权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