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第 98 章

第九十八章

小太监缓了半天神,才走到约定的地点,上了来时的马车。

回到凤姐儿暂住的小院,将荣庆堂里发生的点滴悉数学给凤姐儿知晓后,才在凤姐儿的示意回到自己房间。

敢拿宫里的娘娘和国公夫人开涮,有钱人都玩的这么大吗?

身上的衣服都被汗打透了,小太监却还在想着买了自己的主子到底是个什么身家来历。跟着她混会不会掉脑袋。

当年净身时,那执刀的老太监也才给了自己一刀呀。

就在小太监胡思乱想之时,房门被敲响了。

不敢多想,立时从床上跳下来,一边喊请进一边往门口走。

不想门推开了,进来的人却是端着托盘的小红。

“红姑娘怎么来了?”

小红笑着走进去,将托盘上的酒菜放到小太监房中那张颇为简陋的方桌上。

“刚刚奶奶便瞧着你脸色不好,寻思着你是不是被吓到了。让我送了些酒菜给你压惊,若是瞧着不妥,便去给你请了郎中回来。这会儿子怎么样了,可好了?”

小太监忙回了小红的问话,又谢过凤姐儿关心,看一眼桌上的酒菜猛的想起荣国府给他的两个荷包。

那两个荷包,小太监之前都要交给凤姐儿,凤姐儿爱银子,可也不是个眼皮子浅的,不光没要,还因着他差事办的不错,又另赏了他一回。这回见小红来了,连忙取出来想要贿赂一下主子身边的红人。

“咱们都不缺这个,”小红叫他别忙,叫他坐下说话,“你才来不知道,咱们奶奶最是个实心的。你待她忠心,她也不会亏了你。如今刚当差,正是底子空的时候,且自己攒着吧。”

小太监见小红的样子不像客套话,笑着应下,又问起凤姐儿的事。

小太监担心他跟了个贼主子,以后都是这种当差方式。不想小红来这里也是跟小太监说以后的事。

“之前教你的那位公公是御膳房退下来的,身份上到底差了些。奶奶又找了位早年在贵太妃宫里当过差的公公,那位原是做过管事太监,见过不少世面的。贵太妃没了,才从宫里退出来。奶奶的意思是打明儿起,你便去他那里学些眉眼高低,说话应对。”

小太监一听这话,心里就‘咯噔’了一声。

我的个妈呀,这是看出他有资质了,想要重点培养他呢。

国公府已经满足不了她们了吗?

“这是想到什么地方去了?”小红一抬头就看见小太监眼里的惊惧,眼珠子转了转便笑骂了一句,“奶奶安排你去荣国府,是因着那府上的人跟咱们奶奶有宿怨。如今那边的事也办得差不多了,奶奶便想带着咱们去南边过活。只是奶奶一个妇道人家,出门多有不方便。这世上又不缺胆大妄为的混帐羔子,便想着送你出去学个‘出身’,路上也便宜。”

小红这话说得隐晦,其实说白了就是叫这小太监去向那些大管事太监学些拿腔做调的本事。京城的人都未必人人都见过宫中出来的太监。离了京城,见识过真正宫中太监的人就更少了。等真的需要狐假虎威的时候,就叫这小太监半遮半露的来一场,也省得叫人欺了他们主仆去。

什么样的出身,才有资格叫太监跟在身边侍候呢。不是皇亲也必是宗室。如此一来,就算凤姐儿以寡妇身份带着巧姐儿几个生活,旁人也不敢上门欺辱。

每年再叫铺子里的管事按着年节去送几回东西,不知情的人便会以为凤姐儿身后有人庇护。

小太监听明白了后,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安了一颗惶惶不安的心。

如果是这样的生活,那还挺好的。

其实小红没说的是,凤姐儿不光准备用这个小太监给自己造个出身,还准备用这些人和事忽悠巧姐儿等人的婆家,省得他们小瞧了姑娘们去。

而且她除了会叫自己人送东西外,还会跟左晞和薛姨妈联络,拜托左晞打着皇子阿哥府和薛家的幌子送些礼。

不说皇子阿哥,如今的薛家也是官宦人家,官虽不大,但出了京城也不是随处可见的那种。

……

后路都想明白的凤姐儿,又开始想着这一次自己能捞多少。越想就越开心的凤姐儿竟然还学着戏子扭了个腰,点了个兰花指。

等兴奋完了,凤姐儿才收起脸上的轻松,神色落寞的坐在那里发呆。

以她对老太太的了解,她明儿就会去寻二叔说话。而以她对二叔的了解,她是注定会被牺牲掉的。

为了补偿她,也为了迅速结束这场闹剧,二叔也会将从贾家那里榨来的好处悉数给她。

赖大和周瑞俩口子被支走了,她接下来的行事也更方便了。

她手里有一摞当票,还有两个当初指证老太太的证人,不过她和老太太都清楚,那是假的。抛开这个,她还可以诈个旁的。

比如说,她手上有周瑞家的将她儿子抱出府的人证。

老太太不敢赌的。

哪怕是为了元春和宝玉,她也不敢赌她没有。

更何况,她们都知道,看不看见不重要,重要的是敢不敢出来做证。

重赏之下,总有人愿意跳出来的。

只要她给的起银子,她手里的人,哪一个都能跳出来指证周瑞家的。一但闹起来,损失的必然是元春和宝玉的体面。

然而周瑞家的又不在府里,这盆脏水就是污出去了,她也没办法跳出来喊冤枉。老太太想要尽快了结此事,那她就不会等着周瑞家的回府自辩。

因为周瑞家的回来了,当今也回来了。

凤姐儿想到这里,又觉得这个证人,不光可以拿来叫老太太投鼠忌器,还可以叫她的好二叔有所顾虑。

对了,荣国府的库房里还有什么呢?老太太的私房还有多少银子呢?

那几套黄花梨和紫檀木的家俱到是不错,都是如今弄不到的好料子。木料贵重不说,工艺也精细,一套就能值不少银子呢。让人收拾翻新一回,正好能给二丫头当嫁妆。

给巧姐儿和四丫头也各陪嫁一整套。不过这个倒不急,左不过她俩年纪小,过两年再看也使得。

嫁妆里,除了压箱银子和家俱是大头外,还有药材,古董摆件,瓷器,料子,衣裳,首饰等等。

家俱有了,药材前儿也得了,古董摆件...个把月前就叫人用假的换了库房里的真品出来了,三个丫头分一分,也尽够了。

首饰得给几个丫头备几套,叫人拿了老太太给银票去买几套新的,其他的就看老太太私库里有什么了。

衣裳等到了南边现做就来的急,料子做衣裳的时候一块采买回来也就是了。如此一来,除了瓷器外,也就一些针头线脑的小物件了。

凤姐儿扒拉了一下手里现有的,再细细算了一回还没到手的,突然发现给这三个丫头置办的嫁妆,大头都是荣国府和老太太出的。她顶天出些针线头线脑的花销。

一时间,不禁有些好笑。

原来老太太还是很疼她们的嘛。

→_→

被凤姐儿真心实意夸赞了一回的老太太这会儿正辗转难眠的想着最近家里发生的那些事。

去年宝玉和家里的爷们没少被折腾,好不容易熬过去了,今年先是凤姐儿的孩子丢了,然后就传出宝玉是朱三太子转世,再接着二太太进宫侍疾,二房分宗,凤姐儿发难,琏二偷娶尤二姐,老大被骗,宝玉伴驾,元春有孕,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就跟商量好了似的排着队的出现。是天意巧合还是谁在操纵着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