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大家静一静。”老班站在车前对着座位上的同学说到。

“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是雨花台烈士陵园,各位同学要遵守秩序,不准大声喧哗,不准随地乱丢垃圾。。。”我无心再听下去。

“他走了多久了?”转过身问到和我坐在一起的陈倩。

“好一会了吧,那时还有好多同学没来呢。哦,对了,房书玮,他是谁啊?”陈倩果然是女人,还是不忘八卦一下。

“恩,那个,我的一个远房亲戚,在这儿当兵的。”我气若定闲悠悠的说到,眼睛开始盯着别处。

“长的还怪好看呢,呵呵。。。”她居然眉毛一挑。

“是吗?喜欢吗?喜欢介绍给你。”我苦笑着和她开起玩笑。

“房书玮,不准接头接耳。”老班怒斥,陈倩撇了撇嘴不再言语。

车子带着我们一班同学缓缓的由学校出发,沿着熟悉的街道平稳的行驶着,慢慢的那些街道不再熟悉,视野也逐渐开阔。转身头盯着窗外的风景,绿色渲染着我的心情,阳光透过叶子零乱在干净的柏油路面。一些些行人悠悠的走在树荫下,感受着春天的微风佛面。有情侣牵手耳语,有三口之家驾车出行。心里想着路非笑容,幸福无以言表。

“大家排好队,不要乱走,听从指挥。”老班扯着嗓子站在车门口对着同学大叫。雨花台到了,下了车才把视线放到远处。大大的石壁上三个大字镶嵌在上,后面是郁郁葱葱的树木,衬托着金色的大字,夺目。我们排好队列,由老班带着,走进雨花台。

在我的印像里,雨花台是为了记念抗日烈士而修建的,殊不知早在3000年以前,雨花台也是一些文人墨客和帝王将相吟咏之地。而在抗日时期一度沦为国民党屠杀共产党刑场,之后政府决定在此修建烈士陵园,记念那些革命志士。走进雨花台,主路是通向烈士陵园。我尾随陈倩,跟着队伍望着身边来往的行人,不时的有军绿色从眼前掠过,心里竟然会期待着那张笑脸出现。。。

“雨花台修建于。。。。”来到列士群雕面前,听着耳边工作人员的介绍,望着那张刚毅的脸孔出神,烈士,惨死在敌人屠刀下仍坚持的人。面对死亡,仍不惧怕,不动摇的人。我脑海里开始勾勒出这样的画面。昏暗的夜晚,坚决的眼神望向别处,微风吹动发丝,却吹不走敌人贪婪的欲望。面对死亡我们都会出于本能的保护自已,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错过了,就永远不会有第二次选择的机会了。从自我的角度出发来看待死亡,很可怕。我不会大义到为了其他革命者而牺牲自已,我承认我怕死,因为死亡面前,由不得你不怕。烈士这个词就已经证明了,他们,不怕!

我没有仔细听工作人员陈述,因为我觉得有种精神需要自已去体会,而不是一味的去理解,因为就算理解也不能代表你明白。在这里惨死的人们,也许他们想不到,时隔多年,人们还会记得他们。

白色的菊花在微风中被放置在烈士群雕前,穿着白色衬衣,系着红领巾的小学生,在春风中把一束束的花摆放好,全体鞠躬默哀。这一切都是在无声的进行中,从小生活在南京的同学们,或许他们比我更有体会吧。望着眼前的雕塑,和一张张坚决的脸孔,面对不怕死亡的烈士,就冲着这份不惧,就应值得尊敬。。。转过身,发现陈倩眼角的泪水,微微泛着光亮。再环视四周,其他同学并无异样。我不明原因,却止住了言语。

“你怎么了?”和她并排走在小路上,我轻轻的问到。

“没什么。”苦笑一下,望着别处若有所思。

“那你为什么哭了?”眼前的陈倩单薄的可怜。

“呵呵。。是吗?”眼神中闪过一丝自嘲,继而没了言语,见状便不再多问,静静的走在小路上。

“房书玮,你知道吗?人只能活一次,所以有些时候放弃了就永远不会再有了。”我有些讶异,她略带伤感的声音和认真的表情我从未见过。

“为什么这样说?”我放低声音轻轻的问。

“我祖爷爷就是在大屠杀中让日本人给杀了的。”我再一次惊讶,我没想到原来南京大屠杀竟然离我如此之近,虽然踏在这片土地。但我还是个异乡人,所以大屠杀在我看来,那是离我很遥远的。

“真的?!!”

“恩,那时我爷爷还很小,亲眼看到祖爷爷被杀。。。”

30万的中国人,想来觉得可笑,日本孬种,就算一对一的单挑也未必是对手。却依仗武器,陡然增了几分恶力,面对妇女孩童也依然恶力不减,真是孬种。要是换做现在,我们这些80后的愤日青年,哪怕是日本孬种手中有明晃晃的刀子,也会愤起勇搏吧。后来上了大学,每每看到河南台拳击对抗,日本对中国的时候。那些小日本被打的落花流水时的那种爽快感和由衷的热血,恨不得把那小日本揍死的狠劲。

“房书玮,快快。”XX同学气喘嘘嘘的从背后追来,手里拿着电话。

“什么啊?”我一脸的茫然。

“电话。”说罢塞到手里。

“喂?”

“房书玮,是我。”汗,竟然是汪正这家伙。

“哦,干么啊?”我还是有些不习惯这手提电话传来汪正的声音,老是感觉怪怪的。

第69节

日期:2009-05-14 22:5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