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四章:攻守交替,剑指长安(上)

卫琤微微一笑,又看向乐进。

“至于文谦,有个任务要交给你。”

乐进恭敬的上前躬身一礼,“进定不负公子所望。”

···

河东郡,青羊渡口。

这里过去就是京畿之地,也是古都长安所辖之地。

此时的青羊渡口,董卓率领十三万大军,已经在此驻扎。

牛辅作为董卓手下最为得力的干将,不仅要负责守备工作,还要负责兵力的调度。

“你说什么,吕奉先还没有动静?”

牛辅浓眉紧蹙,看向报信的士卒。

那士卒忍不住颤抖了一下双肩,低头应道:“是的,早在三日前就已经知会吕中郎,可他一直没有动静,陈主簿几番催促,还被他扇了一耳光。”

牛辅大眼圆睁,不由得泛起一丝不好的预感。

沉思半响,他与一旁的传令兵说道:“去,将郭将军叫来。”

传令兵颔首离去,那兵卒依旧跪在原地。

不多时,郭汜带着几个副手走进帐篷,看到跪在地上的士卒,蹙眉道:“怎么,吕奉先抗命不尊?”

牛辅微微颔首,沉声应道:“怕是有什么意外,你怎么看?”

郭汜走到一旁的矮桌旁,直接在蒲团上盘膝坐下,不习惯跪坐的人很多,不止卫琤这么一个。

坐下后,郭汜蹙眉说道:“看来是我们将他逼得太紧了,让他生出了违逆之心。”

牛辅则是冷言冷语的嗤笑道:“若是仅因为如此,我倒也放心了,怕就怕他还有二意。”

郭汜脸色一变,“你的意思是……”

牛辅看了眼跪在地上的士卒,没有过多的解释,但早已经是不言而喻了。

牛辅等人排斥吕布的行为,也不是一朝一昔,军中早已习以为常。

这时。

郭汜身后一个副手沉声说道:“这么说来也是奇怪,段将军如今还在华阴,难道他们二人有了默契不成?”

郭汜脸色一变,看向牛辅。

牛辅也是面露凝重之色。

两人心中隐隐有一丝不好的预感,这次北攻河东,似乎一开始就不太顺利啊。

“报~”

帐篷外,一个士卒火急火燎的跑了进来。

见到郭汜也在,他急忙抱拳一礼,而后与牛辅躬身说道:“报将军,卫氏起兵了。”

牛辅急忙问道:“多少兵马?”

士卒顿了顿,有些迟疑的说道:“探了数次,似乎……只有五千不到。”

“五千不到?”

郭汜和牛辅面面相觑,二人脸上均是一脸的不可思议。

随即牛辅朗声大笑道:“太好了,太师果然料事如神,卫氏的主力并不在河东,哈哈哈。”

郭汜也是面露喜色,“妙哉,妙哉,区区五千兵马,当真不足为惧。”

牛辅大手一挥,道:“再探,看清楚是五千龙山军,还是普通士卒,若是普通士卒,那可真是……哈哈哈,不堪一击。”

后来的士卒躬身一礼,看了眼跪在地上的另一位同僚,退身离去。

牛辅似乎心情不错,看了眼那跪地的士卒,道:“你也去吧,查清楚吕中郎为何迟迟不动兵。”

士卒劫后余生的连连叩首,急忙起身抱拳离去。

帐篷里就剩下郭汜和牛辅,还有郭汜是几个亲信。

牛辅沉默半响,坐到上首,笑着说道:“郭兄,看来是我们多虑了,原想让吕奉先为先锋的,好在他没有来,否则这大好的功劳都被他得了去,哈哈哈。”

郭汜也是有感而发,说道:“本以为卫氏再怎么不济,少说也能组织十多万的兵马,不想才五千,倒也好,让我们得了一个天大的便宜。”

两人相视一笑。

牛辅说道:“这样,你我各领兵一万,我们先将永济县城拿下,以此为前哨,步步为营。”

牛辅摊开一副堪舆图,手指着距离青羊渡口最近的一座小县城。

郭汜闻言,颔首应道:“也好,越是这个时候,越是不能掉以轻心,卫氏还有许多神鬼莫测的手段,我们还是稳扎稳打的好些,就先拿下永济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