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宋嫂嫂在,有些话她也不好说,一直挨到那石头庙里,她借故带着孩子们去给在外的沈煜求平安,才和宋嫂嫂分开。
三个孩子早没了此前的雀跃,一个个跟那霜打了的鹌鹑一般无精打采的跟着明玥身后。
明玥见着这光景,只怕到菩萨跟前也是打不起精神来,所以见着前面有一座小静亭,便引了她们姐妹几个去坐着,一面将食盒拿出来,把里头巧袖给女儿们准备的小点心挨个放她们跟前:“宋婶婶的那些话,莫要当一回事,你们爹才不是那样的人。”
几个女儿对这零食点心如今也不上心,心不在焉地摆弄着就是不放进嘴里。听到明玥这话,一贯最为早熟聪明的二老煌月不禁抬起头朝明玥看去,“我也觉得宋婶婶的话不全对,凭何姑娘家就比不得儿子金贵了,男孩子会的,我们也能学,兴许还比他们学得好,我们只是没有机会学罢了。”
明玥万万没有想到这话能从自家闺女口中说出来,这多好的觉悟啊!当即只差没兴奋地拍手叫好,“煌月你说的对,女儿家并不比男儿差,我们只是没有那个机会罢了,所以断不要因为旁人无关紧要的话就否定自己。”
明玥决定了,给女儿们请先生的事情不能再等了,反正必须在沈煜金榜题名之前巩固好女儿们自立自信的思想,千万不能叫那些旁门左道,什么重男轻女的思想给腐蚀了。
这时候老三耀光也开口赞同,“对,我觉得儿子也不见得就好,你看杜子宝他们三个,一点都不学好。”
老大灼云也点着头,“嗯。”还朝明玥保证,“娘您放心,我们姐妹三人一定会好好努力,将来不会叫你丢脸,更不会让人说你没有儿子,只会让他们羡慕娘您有我们三个出息的女儿。”
这些个话和觉悟,明玥不知道三个只是平日听自己说些故事读读书的女儿们怎么悟出来的,反正此刻这些话叫她听得心花怒放的,那张经过这些时间养尊处优的脸已经恢复到了十八岁时候的明艳脸上,现在堆满了欢喜的笑容,“真是娘的心肝宝贝,你们能这样想,娘就放心了。”
这时候耀光问,“那宋婶婶要是在提这事的时候,我们能反驳么?”
明玥摇着头,“算了,左耳听右耳出吧,免得她又长篇大道理,苦口婆心说个不停。”若宋嫂嫂是故意戳人心窝子就算了,偏偏她又是真心实意的。
最怕就是这种没有任何私心的‘为了你好’。
待女儿们吃完点心,这好心情又恢复了,开始叽叽喳喳的,直至明玥带着到菩萨跟前跪下才安静下来,一个个双手合十满脸虔诚地给菩萨磕头作揖。
明玥给了小沙弥些许香油钱,请了平安符,便去前面与宋嫂嫂碰头。
这石头庙门口有两棵五人合抱的老菩提树,伫立在石头庙大门外的左右,上面挂满了红丝带,树底下多的是买供果点心,或是纸火香烛一类。
当然,也少不得那测字算命的小摊儿。
沈老爹从前就干这一行的,都是哄人的把戏,不过是花银子听些叫人高兴的话罢了,所以明玥任凭左右的测字先生怎么招揽都纹丝不动。
又觉得有些烦,便走到边上的小廊下坐着,几个女儿也在跟前玩耍,一旁的边上,还有个好像在等人的小姐,穿着讲究,身后旁还有个小丫鬟。
明玥正收回目光,就对上了一个穿着缁衣的老尼姑,也不晓得是哪里冒出来的?肩上还挂了一页蓝白相间的袈裟,单手握着一串黑木手持,客气地走到明玥跟前,“阿弥陀佛,这位夫人有礼了。”
明玥起身朝她回礼,老尼姑就在她旁边坐了下来,然后一脸颇为兴趣地端详着她。
明玥叫她看得十分不自在,“师太这是?”
“贫尼观女施主面相,只怕是前半生苦难良多,不过如今紫气东来,往后必然是大富大贵,只是……”她话到这里,环视扫了一旁好奇地偷偷打量她的灼云几个姐妹。
本来她前面的话明玥还是认真听了,但是这个‘只是’一出来,这味道就变了,明玥忽觉得有些意思,这骗子怎么骗到自己跟前了?一脸认真笑问:“只是什么?”
“夫人膝下是否无子?”老尼姑一脸高深莫测地问。
身旁的几个女儿皆是一怔,只差没把那句‘你怎么知道’给问出口。但是明玥却先一步,“我三女一子,不知道师太有何指点?”
那原本准备好说词的老尼姑听到她这话后,原本一肚子的话没了用,有些敷衍地回了一句:“那夫人将来必定大富大贵,贫尼告辞。”然后这就走了。
灼云几人颇有些不解,小声嘀咕着:“娘,您怎么骗人?”家里哪里来的亲兄弟?
一旁本没在意她们这里的那姑娘闻言,也抬首望过来,似有些好奇。
明玥却没留意,只同几个女儿提醒着,“那一看就是骗子,正经的出家人都在庙里呢!何况这石头庙内外方圆几里,只有男僧并没有女尼,还有那位尼姑身上还有王记的香粉味。”
尼姑哪里会用这些,身上不该就檀香味道么?
灼云和煌月半知半解,可耀光还是不明白,“但她说对了,娘前半生都过不得不好,而且咱们家只有我和姐姐们。”
那位原本看热闹的小姐虽然觉得明玥的话有几分道理,但听到耀光这般说,也忍不住好奇都起身走过来,“夫人怎么就认定那位师太是骗子?”
明玥抬首看了对方一眼,警觉性就来了,生怕是和那老尼姑一起的,但还是直接开门见山道:“这整个澜州人虽前半生不苦难?就去年洪灾瘟疫旱灾接踵而来,她那话就是碰运气罢了。”
“至于猜中我只有三个女儿,只不过是这城中之人出门在外,极少带着姐儿出来,哪家不是带着哥儿。唯独我带了三个姐儿,她多半就想到了,我没有儿子。不过也有可能提前打听好的,但这都改变不了她是骗子的事实。”所以说那话,若是自己信了,那接下来指不定就是什么套路呢。
但自己不信,对于这骗子也不损失什么。
那小姐一听,仔细一想,还真是明玥说的这般,不管大户小户之家,出门在外的确极少有带女儿出门的,都是带着儿子。
一时觉得明玥有些意思,正要上来交谈,宋嫂嫂就来了,一脸的兴奋喜悦,全然没有注意到旁边有人,神秘兮兮地给明玥看了看手上的佛珠,“明玥妹子,观音娘娘显灵了。”
“啊?”明玥看了她手上的佛珠,怎么觉得有些眼熟?感觉和刚才那老尼姑手里的手持差不多相近。
这时候宋嫂嫂已经控制不住自己的喜悦,“我方才从那门里出来,就遇着一个观音娘娘,她一眼就看出了我没有生养孩子,但只要我行好事,往后必然能有一文一武,将来还能给我讨诰命。”
明玥已经笃定她遇到了那老尼姑的同伙了,又见宋嫂嫂身上不见了半点首饰,又好笑又好气,“你拿银子行好事?”
宋嫂嫂忙解释,“是那位观音娘娘说她们庵里要给佛祖镀金身,做再多的好事,都及不过诚心诚意供奉佛祖,我如今要回去照顾琼娘,自然是不能亲自去她们庵里,所以只能拿了身上所有值钱的物件,托付那位观音娘娘帮忙换成金粉。”
她说完,发现不管是明玥还是灼云几个姐妹,以及旁边这不知姓名的一仆一主都以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自己,有些不自在起来,“这是大喜事,你们怎么这副表情?”
煌月却已经从刚才明玥的话里摸出这些骗子骗人的规律了,“婶婶,那是个骗子,方才她的同伙还来骗我娘了,不过被我娘识破罢了。你说她知道你没有孩子,那是因为你去拜了送子观音,她瞧见了。”
灼云也在一旁问,“那个庵叫什么名字,你可问了?”
宋嫂嫂顿时愣住了,就像是才回过神来,有些担心起来:“不会真是骗子吧?我身上才打的那一套金首饰十二两银子呢!”全摘给她了。
还是因当家的觉得她照顾琴娘辛苦,才给她打的。
“八成是骗子,人应该还没走远。”明玥叹了口气,实在没想到宋嫂嫂这样好骗,要去帮她找那骗子。但旋即回头看了看三个女儿,还是作罢,别到时候为了追骗子,把女儿们给丢了。
不过还是跟着宋嫂嫂在周边找了一圈,但那些骗子得了这么一大单,早就心虚地跑了。
还有人看到,总共四个穿着缁衣的女尼姑,走得急匆匆的。
难怪那主仆俩跟着一起找,也没见着半个人影。
最后还是那菩提树下算卦的一个老头说,“叫你们来我们这里花个一两文不乐意,偏要将大把银子送给那些个骗子。”又说那些是惯犯,石头庙里驱赶过好几次,可是那些女骗子都不要脸,庙里的和尚一驱赶她们,她们马上就拉开自己的衣裳纠缠庙里的和尚,非得说和尚碰她犯了戒。
如此撒泼,这石头庙里也拿她们无法,只能提醒香客们莫要受骗。
宋嫂嫂得了这些话,气得蹲在地上捂脸大哭。
她方才全然在那尼姑给自己编织的美梦里,但凡当时冷静些,仔细想一想,也能察觉出来是骗子。
因这桩事儿,听说宋嫂嫂回去被宋胡子责备了一顿,明玥好几日都没见着她,到底是有些担心,这日雨后见着天边出了彩虹,便叫了孟婆子,一起去瞧。
却没遇着,倒是见了那小妾琼娘一身绫罗绸缎,穿金戴银地坐在廊下吃着新鲜的瓜果,旁边还有个小丫鬟伺候,至于宋嫂嫂则去找骗子去了。
听琼娘说,宋嫂嫂这几日都没闲着,天天去那石头庙附近找那些骗子。
明玥也就没多待,而且她发现孟婆子自打看到那琼娘后,就有些奇怪,这一出了门便忍不住问,“嬷嬷怎么了?”
“夫人,老奴瞧那宋家的姨娘有些眼熟。”孟婆子也不确定是不是自己认错人了。
只同明玥说起她在灾前,其实在汝州那边一大户人家做粗使婆子,但只干了几天,那户人主人家就没了钱,败落了。
她才回的澜州,哪料想就遇着了天灾,儿子也没了。
至于那户人家败落,只因是老爷经一位生意上的朋友介绍,纳了一个漂亮温柔的清白姑娘做妾。
“那美妾生得和这宋家的姨娘一般模样,不说是沉鱼落雁之貌,但也颇有天香之色,娶进门没一个月,这美妾就传了喜讯,老爷子一高兴,要什么给什么,等着反应过来的时候,家里已经叫她给搬空了,这时候人也不见了,却又因那美妾肚子里有他的血脉,没去报官。”
明玥有些好奇,“那怎么确定肚子里就是他的血脉?”
“大喜之日落了元红,府上老爷又盯得紧,除了是他的血脉,还能是哪个的?”孟婆子回着。
也正是这样笃定,也没报官。
可明玥听了孟婆子这些话,撇开这琼娘和那大户人家卷走钱财的美妾相貌相似不说,这琼娘出现在宋家的情况与那位美妾吻合。
比如是生意上的朋友介绍给宋胡子的,出生清白,相貌出挑又温柔多情,而且也才嫁了这么短的时间就有孕了,宋嫂嫂夫妻俩都料定是宋家的。
想来这位美妾也是大喜之日有落红……
那么这元红有待考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