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第91章

八零之发家养娃 络缤 4680 字 2022-09-23

最重要是款式非常新颖,这一趟虽然辛苦,却来得非常的值。

陆东升的钱还没到账,陆夏身上没钱也不急着进货,就跟着严以钧一块去他的老班长家里。

老班长家是在现在羊城周边的村子里,现在看着比较偏,以后却是非常繁华的市区。

如今已经开始到处开始建楼,能初步窥探到以后的繁荣。

老班长家是两层小楼房,一楼是门面,二楼是住所。

魏海生正打算走到门口抽一支烟休息一下,目光就被远处两个身影给吸引住。

一对男女,一个长得高大英俊,一个高挑柔美,那叫个赏心悦目和般配。

人群中,一眼就能看到两个人。

魏海生叼在嘴里的烟都掉了:“严石头!”

“老班长!”

两人大步向前,张开双手结实地给对方一个拥抱。

魏海生锤了锤严以钧的胸膛,“你是去当兵的还是去选美的,怎么越来越靓仔了。”

严以钧看了一眼魏海生的肚子,原本的八块腹肌消失无踪,只剩下一个圆圆的凸起,跟怀了孕一样。

“老班长,你偷懒得很明显啊。”

魏海生拍拍自己的肚子:“嗨,我老婆说这是幸福肥。”

他的目光投向一旁的陆夏,严以钧努力保持平静,实则嘴角一直翘起地介绍:

“这是我的对象陆夏,陆夏,这位就是我之前跟你说过的老班长,魏海生。”

魏海生非常热情的打招呼:“真是郎才女貌,太般配了。难怪这块臭石头现在都不一样了,就得有个靓女收拾他。”

魏海生现在跟妻子开餐馆,他当初是受伤后离开部队的,部队给他安排了工作,只是他拒绝了。

现在并不是饭点,因此饭馆还比较清闲。

魏海生的妻子李淑仪是典型的本地人,长得只算是一般,可笑起来特别的灿烂,让人一看就觉得是个可以亲近的人,跟魏海生非常的有夫妻相。

她只会说粤语,原本还担心不知道怎么跟两人交流,没想到陆夏也会说粤语,说得还非常的好。

她特别的高兴,拉着陆夏一块聊天。

以前也有魏海生的战友过来看他们,有时候也会带着家属,可她和那些人鸡同鸭讲,没法说到一块去。

李淑仪知道自己丈夫多珍惜这些战友,尤其是严以钧,说得是最多的,她也想跟他们亲近。

陆夏从李淑仪嘴里得知,他们餐馆的生意主要是面对来这里做工的外地人,因此做的饭菜也不是本地的粤菜。

魏海生以前是炊事班的班长,在部队学了不少外地菜系,现在都运用上了。

外地人尤其是干体力活的人,不少人会觉得粤菜太清淡,很多人都不太适应,因此他们的生意很是不错。

店里饭菜的贩卖模式跟香香小食店一样,都是炒了好几种大锅菜,然后吃什么点什么,专门面对的是本地做工的。

虽然很多民工都很节省,可有时候也为了让自己有力气,偶尔也会出来找有油水的饭吃。

魏海生的店走的是薄利多销的路线,因此价格很公道,很多农民工都喜欢到他们这里吃饭。

陆夏家里也有做吃的,虽然每个地方物价有些许差别,可她也能看得出利润是非常低的,换做是她绝对不会干的,辛苦又赚不到什么钱。

不过陆夏并不替魏海生担心,就他家现在的地理位置,不出意外的话,以后就是那种被人羡慕的羊城本地包租公。

瞧着一点都不显眼,可他却有十几甚至几十套房的那种,村里每年还会给每个人分发高额的分红。

开店可以是因为没事所以给自己找事干,不求赚钱,甚至还能倒贴钱,就为了开心。

魏海生现在已经有那个架势了,套着一件背心,脚上踩着人字拖,手里拿着一把蒲扇,心宽体胖。

得知陆夏也是个个体户,魏海生对她的印象更好了。

魏海生知道外地不像羊城一样,很多地方都非常的歧视个体户,严以钧现在还在部队里,陆夏肯定是靠自己干出来的,他心里非常的佩服。

“弟妹以后来羊城,记得来家里转转,要是需要人手,你尽管开口。”

魏海生是地地道道本地人,粤省很多地方宗族势力很强,他们村也会如此。

他们村距离市区并不远,若真遇到什么事,他是有人手去帮忙的。

严以钧带陆夏来这里,也有这个目的。

他大部分时间都会留在部队里,而陆夏以后肯定会经常到羊城,若是出了什么事,远水救不了近火。

有个本地人罩着,办事会方便很多。

陆夏知道好歹,并未拒绝。

有贵客前来,魏海生也顾不上生意,亲自下厨招待陆夏和严以钧。

他最擅长的其实还是本地菜,做外地菜并不怎么正宗。

不过量大管饱,而且口味都比较重,所以才那么受欢迎。

魏海生想着他们住在内地,距离海比较远,因此做的基本都是海鲜。

严以钧来之前就给他发了电报,因此早早就把海鲜准备好了,全都是鲍鱼、大龙虾等好货,一顿饭吃得陆夏很是满足。

李淑仪是个非常热情喜欢聊天的人,一听陆夏明天要去逛各种批发市场,想要看看电子手表等东西,猛地拍了拍大腿。

这个举动,惹得正在喝酒的两个男人望了过来。

李淑仪摆摆手:“你们喝你们的,别管我们女人说话。”

魏海生失笑,也不管他们,继续拉着严以钧说以前在部队里的事。

自从离开部队,他就无时无刻不想念部队生活,哪怕现在日子过得比在部队好多了。

他当时的离开是不甘心的,要不是万不得已,他也想象严以钧一样一直在部队里待下去。

“这不是巧了吗,我舅舅最近拿到一批货,都是电子手表。”

李淑仪朝着她眨眨眼,“你放心,都过了明路了。”

现在的‘水货’很猖獗,海关能够查获大部分,可依然有很多会流入市场之中。

有关系的人,甚至能够合法化,这个时代很多人就靠做倒爷发财了。

“我能看看货吗?多少钱?”

陆夏很是高兴,没想到在这里能找到门路。

“当然得先验货,不过价格会比没有过明路的‘水货’要高,你要想拿‘水货’,我也能给你牵线搭桥。”

李淑仪说这话的时候,目光瞟了一眼严以钧。

现在大家都干这事,可这毕竟是走私,总是不妥当的。

陆夏很干脆道:“我要过了明路的,只要价格不太离谱就行。”

现在时间还早,李淑仪又是个风风火火的性子,直接就去帮陆夏联系她的舅舅。

李淑仪的舅舅并没有来,来的是李淑仪表哥于宗耀。

于宗耀扛着个红蓝色编织袋,直接将货放到陆夏面前。

“货都在这里,你可以看看,一支手表十块钱,全要的话可以便宜一块。”

陆夏打开一看,那些电子表乱糟糟地堆积在口袋里,非常的随意,看着完全不像值钱的东西。

即便在港城,一支电子手表也能卖好几块钱,放在内地也不是便宜东西,何况那么多。

这一麻袋至少有上千支手表,款式各有不同,原价肯定也是有差别的,不过批发时都是一个价。

陆夏咬咬牙:“我全都要了,不过得等两天后再给你钱,你可以那时候再把货给我。”

于宗耀摆摆手,“不用这么麻烦,你回头把钱给我表妹就行。”

然后饭也没吃就打算离开,正准备转身,被饭桌上的那瓶陆夏带来的辣酱吸引住了目光。

“这辣酱是哪里来的?”

李淑仪:“是这个靓女带来的,味道特别的好。”

李淑仪以前是不吃辣的,可自从家里开饭馆,老是做带辣椒的外地菜,她的丈夫在部队口味也变了,做什么都喜欢放点辣椒,她渐渐也就跟着吃了。

陆夏带来的这辣椒并没有太多辣味,主要是很香,刚才她试着拌饭吃,感觉味道特别的好。

于宗耀有些犹豫,最后还是开口道:

“我能不能拿走一罐啊?你嫂子这胎估计是个女儿,怀孕之后就喜欢吃辣的。我们都不会做带辣椒的菜,她都吃不下饭。”

于宗耀已经有了两个儿子,现在是第三胎。

虽然现在实行计划生育,可很多崇尚多子多福的人家,依然会顶着超生罚款生好几个。

有时候也不一定是重男轻女,只是单纯喜欢家里多个孩子。

于宗耀老婆这胎比前两胎都要娇气,妻子特别挑嘴,不合适的吃什么吐什么。

有一次无意中吃到带辣椒的菜,她非常的喜欢。可也不是什么都吃,得做得好才行。

本地人很少碰辣椒,都是外地人带来的,可把一家人愁坏了。

这导致于宗耀看到辣酱就走不动道,想着也许妻子能吃。

李淑仪哪有不肯的,将另一罐没有打开的拿给他。

“你拿回去给表嫂试试,她肯定会喜欢。”

严以钧和魏海生好久不见,魏海生压根不放两人离开,因此一直待到吃晚饭两个人也没走。

陆夏也不觉得无聊,跟李淑仪聊天,更能了解羊城的变化和发展。

作为本地人,尤其李淑仪家里又是活泛的,知道不少事情。

这可比陆夏几十年后听到的零星散乱的信息要清晰明了得多,让她更深刻地体会到这个时代是以什么样的速度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