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是在往死路上走,”易周诗的话音还没落下,对朝政之事极度敏感的平婉儿就已经下了定论,她皱起眉头,忧心道:“朝堂可不是江湖,就算是江湖,也少有黑白分明之地,顾平生的路,怕是走偏了!”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长公主感怀颇深,念了一段老子的《道德经》中的句子,感慨道:“顾平生的《道德经》,还是读得不如他师祖精深啊!”
与此同时,慕思原上的裴道生也发出了和长公主相似的慨叹:“顾少侠应该多读上几年道经再出来历练的,相信到那个时候,他就应该知道何为美丑相生,善恶相证,应该就不会再有这种冲动的想法了!”
“裴公说得有理,”陈旻赞同道:“到底还是太年轻了!”
“已知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曼声念完这句诗,陈云安微笑道:“也或许不是因为顾少侠太过年轻,没能领悟世事混沌的道理,而是因为明白这个道理,才更想求一个黑白分明。”
“也正是这样的坚持,方才有了这个青史留名,让后人念念不忘的顾平生!”
理智告诉陈云安,两位朝中大佬说的才是老成之言,天底下哪里来那么多黑白分明?黑白交界的灰色,才是世事的底色。
但或许是他太年轻,胸膛里那一腔热血还未凉,明知道这些道理,但心底深处却不能不为顾平生之举所动容。
和稀泥并不难,难得是坚持自己的道理,面对混混沌沌的世事,迎难而上,劈开一条光明坦途。
沈玉颇为惊异地看了陈云安一眼,很难想象,这样的话竟然是从能在朝廷里混得如鱼得水的陈云安口中说出来。
此刻的他不是【顾平生但【顾平生】就是他,当【顾平生】做出选择迎难而上时,没有人比沈玉更清楚云镜里讲述的那个【顾平生】那个时候的心境。
一如陈云安所说,【顾平生】不是没读过道经,也不是不知道何为世事混沌,只是他不忍心,也不愿意蒙住自己的眼睛和稀泥。
从来如此,便是对的吗?
云镜里,易周诗的百家讲坛在继续——
【“他不再相信大周朝廷的权威,也不再相信官员的公正,遇到恶人恶行恶事,他选择拔出自己的示不平,由他自己——”易周诗重重感叹道:“来做这个高高在上的公正审判者。”】
【“现代历史学家姚琴姚大师对顾平生这一决定有过一个很经典的说法——‘大周没有现世的神祇,所以顾平生把自己由人铸成了神;大周没有法治只有人治,所以顾平生把自己化作了冰冷的律法;神祇和律法都不需要人欲私情,于是顾平生就彻底摒弃了人欲私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