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恭知道他心高气傲,但这份傲气可不是什么么好事,所以他寄希望此次庆功宴上那位夏国小将能长点本事,最好下一下蒙阳的威风。
一时失了面子,总比往后跌一个大跟头好。
带着一股浓浓的胜负欲,蒙阳应邀参加那所谓的“庆功宴”。
其实不怪蒙阳对这庆功宴不屑一顾,实在是萧瑾他们后头根本就没有出力,顶多当个吉祥物罢了。
结果这吉祥物还挺有想法,到了一个地方就开始宣扬自己的功绩跟仁善,可劲儿地收拢人心。
最可气得是,那些人还真信了。
蒙阳一向觉得百姓多愚昧,可这回的事儿叫他长了教训,原来这些人不仅愚昧,还蠢,蠢到不能分辨哪些话是真,哪些话是假。同时他心里也暗暗警惕,不仅警惕夏国的手段,也警惕舆论的影响。试想想,若是这些手段用到了燕国百姓身上,燕国百姓会如何自处?
蒙阳不信他们能把持得住,不受外人蛊惑。所以,这夏国人真不是什么好东西,得防着,还得压着。
摆宴这日,燕京城一片欢欣和乐的气氛。萧瑾叫人开了库房,那处粮食施米。这种既不花钱又能收买人心的把戏,萧瑾做来得心应手。
燕京本地的大乡绅及不少文人墨客入行宫前,都听到外头不少百姓称赞夏国皇帝仁德。
这话听着让不少知道真相的人心里五味杂陈,那粮食是怎么来的?还不是从燕京城内手里拿来的。用他们的粮食收买人心,夏国人真是好算计啊。
不过如今江山易主,他们也有苦说不出。
庆功宴设在行宫处,这乃是燕京城内最大的宴客场所,若是换了别的城,还未必能容得下这么多的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