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们在纱厂里头老老实实地学了三日,其实那纺纱机用来也简单,不过因为机子贵重,她们自己也担心弄坏了,便反反复复地学,生怕自己手艺生闯了祸。
待三日后,纱厂才正式动工。
动工第一日结束,杜嬷嬷便叫人将纱厂的产量上报去了福宁殿。
萧瑾对这个纱厂很是看重,所以给了杜嬷嬷一项特权——允许他的消息直接送到福宁殿,无需受到层层审批。
这也是萧瑾思考许久才做的决定。
他希望夏国越来越发展,所以想注入新生命力,但他也害怕这个只招女工的厂子会被人拿来做文章,生出许多别的事来。但凡有一个姑娘在厂里出了事,以后夏国的姑娘出来做工的热情都会削减三份,所以萧瑾才如此小心又重视。
拿到纱厂头一日的成果,萧瑾整个人都透着一股放松的劲儿。
张德喜奉上茶水,用的还是萧瑾习惯的茶饮子:“这纱厂如此能干,往后夏国织布也能方便不少。”
萧瑾用胳膊枕着头,笑呵呵地打起了别的算盘:“这纱厂里头做出来的纱,可不能用在夏国。”
张德喜不解,但他知道圣上是个乐于解释的人,所以追问:“这又是为何?”
“这纱厂肯定不会是头一家,往后这样的厂会越来越多,那纺出来的纱也会越来越多。倘若这些全都流向了民间,那些纺纱的平民百姓又该拿什么过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