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页

陈疏材说得唾沫横飞:“哪个女子不爱俏?咱们江南的胭脂水粉最是出众,运到齐国必定能大卖!更有那衣裳首饰,尤为赚钱。只需拉几个有名的宣扬一番,或是为此写几个脍炙人口的话本子,便能让咱们的商品在夏国远近闻名。”

萧瑾咋舌,好家伙,都开始在话本子里面插广告了。

有创意!

萧瑾阖上奏疏,微微一笑:“主意是好主意,只是这些赚的都是小钱,朕这儿有个一本万利的,陈爱卿可愿意做?”

陈疏材“咦”了一声,不知萧瑾究竟是何意思。还有什么是比得上胭脂水粉衣裳首饰赚钱多的?

他不信。

然而还真有。

萧瑾知道如今市场中两大瓷器互相抗衡,已经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以夏国为代表的越窑,跟以齐国为代表的邢窑交相争辉。那瓷器若是工艺精湛,一个可值千金。但中国的瓷器可远远不止青白二色。

萧瑾记得,元朝的青花瓷便是瓷器史中里程碑式的跳跃。元朝在之前清白词的基础上,烧成了卵白釉瓷。而除了蓝色的青花,他们还调出了红色,名唤釉里红。红蓝搭配,称之青花釉里红,那工艺若是好的话,当真是美不胜收。

恰好,萧瑾对些青花瓷略有研究。

萧瑾看着不太机灵的陈疏材,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这赚钱的法子朕能教你,不过这赚来的钱,七成都得用来修路!”

没错,萧瑾就是要修路。要想富,先修路,他对夏国的这些破路早就忍无可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