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页

早一个月前萧瑾就给工部尚书徐庶安排了一桩事儿,让他赶紧帮着改良农具。如今苏仿正领着人推广稻麦轮作,南边还有那么多的荒地要开垦。朝廷一时半会儿也没有那么多的耕牛,只能在农具上面多花些心思了。

来的时候萧瑾便没抱太大的期待,可他万万没想到,工部那帮人竟一点进展都没有!一点都没有!

萧瑾怀疑他们根本就没做。

老油子徐庶见到萧瑾过来问罪,也是临危不乱,连借口都已经提前想好了:“这改良农具也不是一蹴而就,圣上便是再着急,微臣也不能直接给您变一个出来。”

萧瑾气坏了:“那你们倒是做啊!”

“已经在想了,还要一些功夫,圣上您稍安勿躁。”

萧瑾无话可说。他看了一眼这工部,发现这里头的每个人都没什么活力,做事儿只求不出差错,不冒头,不努力,不进取。

萧瑾冷笑一声,这是想给他躺平了?

做梦去吧!

从工部回来之后,萧瑾就已经想着要如何对付他们了。

不过他这边还没动手,那边殿试的考卷都已经批出来了。

韩仲文等挑了十分上佳的给萧瑾过目。

萧瑾一一翻过,都觉得尚可,反正要他写他肯定是写不了这么优秀的策论。不过好归好,却始终没有一份让萧瑾拍案叫绝。

直到,他看到了最后一份。

策论上说谈的仍然是“义”与“利”之争,不过切入点倒是很巧妙,言明如若通过各种理财方式增加社会财富的同时,能让国富民强,百姓安居乐业,那么它的本质就是“义”。以义理财,方是王道。这就把理财跟义串到了一块儿,萧瑾甚至觉得,以后若再有人敢非议,他能不能直接把这篇策论怼到他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