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完试,石燕成绩依旧那样。这回丝丝也不愁了,反正有她爹呢。怎么也不会让她饿死。
腊月二十六他们一家六口加赵青青娘俩八口人坐车回老家,石勤石俭第一次回姥姥家,路上俩妹妹跟他俩一一介绍老家的情况。
石勤石俭对于回老家有些担忧,但下车看到三舅后、他的态度让兄弟俩放松不少。
家门口老两口都在等,看到俩小家伙热情的打招呼。这下彻底消除俩孩子的不安,姥爷姥姥喊的十分亲热。
风调雨顺的两年大家都缓了过来,饭菜准备的十分丰盛。公鸡炖蘑菇,草鱼炖豆腐,烩酸菜。
“今年的猪喂的肥,交了任务猪后得了五斤肉票,我全买了肉回来,剩下的在粮房冻着呢。等过年吃。”
于解放冲小舅子点点头,“大队结算了吗?”
“正算着呢。等会儿吃了饭各小队集合。”
“这也太晚了。离过年就几天了才结算,大家买了布都得点灯熬油的赶快做。”赵青青作为女人,想的也是女人的事儿。
“可不,”三嫂对此也多有怨言。“一冬天在家干等没钱没票,临过年了才开始结算。”
老三白她一眼:“这都不赖了。好多结算完都是打白条的,缝缝补补过大年。对比前些年饿肚子等救济你就知足吧,至少瓮里有粮心里不慌。穿的冻不着就好,明年兑现白条就晚些穿新衣的事儿,跟喂饱肚子比都小事。”
日子艰难,到处都是如此。如今化工不发达,还没有后世的聚酯纤维,衣物基本全靠棉花。灾害刚刚过去,肯定是先保障粮食的。经济作物都得靠后。
听着老三两口子说屯里的情况,丝丝吃完饭先将带回来的旧衣服给他们。供应优先保障城市,她们在城里比农村好的多。于解放出去上厕所没回来,估计去支书家唠嗑。
“破了的她大姨都拆了做鞋了。这些都是孩子们小了的,你家俩小的大小倒是合适,可就这颜色男孩子穿不太好。”
“哎呀,这有啥不好的。屯里人没那么讲究,有的穿都不赖了。”
“以后石勤石俭的衣裳小了正合适你家俩儿子穿,到时候我给你寄回来。”
“行。这些都是好东西,可不敢糟蹋了。破的要是顾不上做鞋也给我拿回来,我加紧做好了给你们拿走。不用给我寄,回来的时候捎回来就行,还能省一次邮寄费。”
姑嫂在这边说话,絮絮叨叨家长里短。后来听到对面老大的声音有些高,丝丝仔细一听,顿时下地趿拉上鞋子往那边走。老三媳妇也跟在后头,真想拿针将老大那破嘴缝上。
“养活旁人家孩子,那么大的孩子根本养不熟。赶快送走是正经,不然都是白瞎工夫。”
“闭上你的嘴。”老汉一烟锅敲过去,接着骂他:“我们丝丝比你强,谁说养旁人的孩子养不熟?我跟你娘老来老能这么舒展,那都是丝丝的功劳。这话旁人说是他心短,你说就是你蠢了。”
老大在外听了闲话来学舌,被老爹又敲了一烟锅。回头看丝丝出现在门口,他赶快开口解释。
“不是我说的,是外头那些人说的。”
“你是当大舅的,就算在外不辩驳,也别来这儿当着孩子面学舌。你多大的人了,不明白流言猛于虎的道理?旁人不敢当面说、当事人没听到不会造成伤害,过一段时间闲言自然下去。你专门跑来说到底是蠢还是坏?”
丝丝这话一丝情面都没给他留,老大被她这直言说的脸色青一阵白一阵。老汉抬手又给了他一烟锅。
“蠢货,赶紧给你妹子道歉。”
“我错了,我不该来说这些。”
老大灰溜溜的走了,丝丝没再穷追不舍。谁家有异动,闲言肯定起。不过没人敢来跟前,也就背后说两句。这种事随着时间流逝自然熄灭。甚至像她家一样,多少年后早已变成了羡慕夸赞。
如今要做的不是去纠缠闲言让它扩大,无事反而变成了事。而是疏导孩子情绪,教他们怎么不受别人的影响。
石勤石俭听到了大舅刚才的话,站在那里有些难过。石燕石竹过去拉住哥哥的手,默默的给小哥俩温暖。看丝丝从里屋出来,小姐妹拉着哥哥一起到妈妈跟前。
丝丝摸摸俩孩子的头冲他们笑笑,小哥俩眼睛一亮,乖乖的站到妈妈身边。丝丝牵着孩子进西屋,母子五人坐炕上谈心。
“害怕被送走吗?”
俩男孩点头。之前在城里也听过有人说闲话,但他俩从未对爸爸妈妈说过。这种担忧害怕让他们心里结着疙瘩,跟这个家好像隔着一层,无法彻底融入。
“妈妈,你不会不要我们的,不会把我们送走的对吗?”
“送哪儿去?你俩是通过公家手续正式收养的孩子,我跟你爸敢把你俩送走,那等着吃牢饭吧。不养自己的孩子,这是犯法的。”
这样吗?俩男孩一听犯法顿时觉得这关系好像挺牢靠。石俭抬头问:“跟妹妹一样不许扔,扔了犯法对吗?”
“对。养子女跟亲生的子女是一样的。养父母对孩子有抚养义务,如果不要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这时期收养法尚未出台。一家家的孩子都多,想领养孩子非常简单,也没谁去办手续。可于解放这是登记过的,丝丝跟孩子说的时候就照着亲生的说。从收养他们的那天开始,她就当他们是亲生的。
“妈妈、”
俩人终于安心了,一人拽一条胳膊喊妈妈。石燕石竹上炕依偎在妈妈的后背,四小只互望一眼哈哈笑。我们都是一样的,都是这个家的孩子,谁也不能把我们赶走。
“百人百性,每个人的想法做法都是不同的。嘴更是长在旁人身上,连古代的皇帝背后都有人说,背后说我们实在太正常了。
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轻易的被影响。所以妈妈问你们,咱们家发生的变化,旁人肯定会议论,那么议论的根本是什么?”
四小只一个个默默的想,石燕摇头不知。石勤左右瞅瞅好像在组织语言,最后石俭开口回答。
“他们只是图新鲜,偷偷议论旁人家事过嘴瘾打发时间。根本不在乎我们怎么样,我俩被留下还是被送走,只是他们闲聊的话题。所以这事儿的本质是爸爸妈妈,你们把我们当亲生儿子,我们不用为这个烦恼。”
小家伙反应挺快,这么短的时间明白问题核心。当然也可能是之前已经翻来覆去想过很多遍,此时忽然被点拨通透。
他说完,其余仨全部点头。石竹笑笑接话:“就是几个爱嚼舌根的评头论足,当年妈妈被姥姥收养估计说的更多。我们要坚定、要心不疑,要相信爸爸妈妈。”
忽然意识到妈妈也是旁人的养女,石勤石俭这回心更定。望着妈妈傻笑,完全没有了之前那种忽有忽有的担心。
石燕开口:“可是,听到他们说还是很讨厌。妈妈,要有人再说闲话,我可以揍他吗?”
“可以。打不过的话记得先叫帮手。”
“哈哈……”孩子们都笑,石竹歪到在妈妈怀里。“妈妈刚才怼大舅了,妈妈你是不是觉得打不过他所以没动手?”
“不全是。妈妈是给姥姥姥爷面子。而且,他不是已经挨揍了嘛,你姥爷打了好几下呢。如今姥爷恢复的好,胳膊上挺有劲儿。打的他直搓胳膊。”
赵青青敲门进来,看四小只在咯咯笑她顿时放心。孩子们抢着叫大姨,她在炕上坐下。
“别生气。爹娘百年后,咱们也许一年回不了一趟。回来上坟烧纸也顶多待一天,时间不会长。”
“没气,怼完他我就不气了。”
“所以我们听到谁说闲话,直接开口怼不用跟他客气。”石俭四十五度仰着脑袋,褪去了之前的尖锐,但依旧骄傲。
“对,别惯着他。”
四小只互望着哈哈笑,石勤憨厚的说:“其实不用管他们。再过十几年等我们长大孝顺爸爸妈妈,他们就该羡慕了。”
说完望着妈妈笑道:“妈妈我给你争光,保证让他们羡慕的自觉自己眼瘸。”
石俭别扭了一下,也跟着哥哥点头。“我会好好学习。”
丝丝伸手摸摸俩儿子的脑瓜:“健康快乐的长大,爸爸妈妈就很高兴了。”
“妈妈真好。”
——————
老大被一顿教训,大过年的路上崴了脚,疼的下不了炕。想上厕所让儿子给他提夜壶,臭小子嫌夜壶脏不想理他。
“我是你爹。”
“爷爷不也是你爹嘛,没见你给爷爷提啊。”
童言稚语最真,他一下子靠在墙上愣住。先是呵呵的笑,后来抬手给了自己好几巴掌。这之后倒好像真醒悟不少,每个月领了口粮先给老两口送去几斤。
“我没丝丝有本事,一点儿孝心。”
儿子不扭着了,老两口当然高兴。日常挑水什么的都有人照应,花销口粮都有丝丝。孩子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老两口日子过的挺滋润。
丝丝拿着老三写的信,摇头笑笑给了于解放。男人看看放到一边,转身给媳妇按摩。
老大两口子他从来没放在心上,就他们那级别还不值得他专门去对付。他能想明白最好,让老两口有个幸福的晚年。
“尾椎骨那里。”丝丝刚说完,于解放换了位置。刚按一下她大喊:“疼,你轻点不行啊。”
“我没使……行,轻点轻点。你最近加班是不是长时间坐着,要不早起跟我们晨练去吧?”
“不想去。”
老婆喜静不喜动,于解放也不强求。她工作忙,他就给她按摩舒缓筋骨。家里事儿不用她操心,让她全身心的投入自己喜欢的事业。
春去夏来,日月风华。石勤石俭被养的结结实实,再不复刚来时的瘦骨嶙峋。孩子在长身体所以不胖,但那个子可是抽条了不少,比石燕石竹站一起个子差不多。
“妈妈,我什么时候才能长的比妹妹高?”
石勤在问,石俭在听。同样在关注这个问题。比妹妹高一丝丝是不行的,要比妹妹高好多,要当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你们现在处于第一阶段生长期,这个阶段女孩子比男孩子高正常。等过了十二周岁进入青春期,那才是男孩子猛长的时候。那时候你俩肯定比妹妹高。”
“哦。”
“还有就是多吃饭多运动,这样也能促进生长发育。”
“知道了。我明天不跟同学打四宝了,我打球去。”
“我也去。”
小男孩对身高挺执着,丝丝笑笑低头继续看书。俩小家伙把泡好的茶给她放下后退出关上门,大概十多分钟又有人敲门,进来的是于解放。
男人神情凝重,丝丝心里一咯噔。最近局势动荡,一股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感。不会是谁出什么事儿了吧?
“老李出事了。”
“李大哥?”李成风出身资本家家庭,这样的时候的确很危险。“他现在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