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陈标给马秀英出的主意。
来往商人是这个世道传递消息的最主要渠道。无论他们是否同意这个政策,只要他们知道了,井田制的相关内容就会跟着商人们的脚步,传递向华夏每一个需要商人的角落。
陈标认为,朱元璋麾下不缺将领,甚至文官也不是现在所急缺的,可以临时培养。
朱元璋领地缺少的是能种地、能交税、能充当兵源的百姓。
只要流民和其他领地生活过不下去的贫苦百姓知道朱元璋的“井田制”能给他们分田,他们就会涌入朱元璋的领地。
特别是女性。
这个时代青壮男人只要从军就能混口饭吃,但死亡率超高,经常一个村庄只剩下老弱妇孺。
老弱妇孺都要耕地,都要为占领那个地方的军阀老爷们交税。但她们都算“非法耕种”,别人想夺走她们的田,随时都可以夺走。
反正都要种田交税,为什么不去朱元璋的领地,至少那田地是自己的?
乱世之中,女性地位低贱,不被当做人看,却是重要的“资源”。
若一个地方女性多,就会吸引更多的青壮年,也会有更多的人口增长。
朱元璋原本没发现这件事。
分别领兵出征的常遇春和徐达来信,说途中许多山匪水匪和零散兵勇听见他们是朱家的兵,纳头就拜,非要投奔。原因竟是天下贫苦女子纷纷往应天来,给朱元璋当兵就能娶到媳妇。
纳头就拜的抱着常遇春和徐达的马腿嚎:“秀英夫人说了,朱元璋的领地什么不多,种田织布都是一把好手的女人多!朱元璋的兵只要人老实,没恶习,能善待这些好女人,媳妇她包介绍!”
朱元璋接到常遇春和徐达书信后,学他儿子歪了歪脑袋。
还能有这事!
朱元璋再次傻眼。
自从他家马夫人变成秀英夫人之后,领地欣欣向荣,一扫谢再兴叛逃的阴霾就罢了,怎么还能有这种效果?
更让朱元璋傻眼的是,应天征兵处也天天有人问,什么时候再招兵。
“听秀英夫人说!当兵立了功劳,介绍媳妇呢!”
朱元璋挠挠头,再挠挠头。
现在不急,等今年粮到位了再看看能招多少。
唉!别急!你看徐达徐大元帅都没媳妇,你们急什么!明年再娶媳妇不也一样!
来人急了:“徐大元帅是心气高,天下未平不肯成家。我们都是俗人!那能一样吗!”
扮做征兵处小吏的朱元璋嘴张张合合,忍不住辟谣道:“屁!徐大元帅没说过这句话,他说的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不肯成家!”
来人纷纷鄙视朱元璋:“你懂徐大元帅还是我们应天人懂徐大元帅!听你口音根本不是应天人!外来的人闭嘴!不准侮辱徐大元帅!”
朱元璋气笑了。我他妈当然不是应天人!我是濠州人!徐大元帅也是濠州人!
怎么连徐达那傻逼玩意儿,都能被神化啊!
朱元璋非常期待地问道:“你们都很崇拜徐大元帅,那朱大帅呢?”
来人敬仰道:“那是上天派下凡拯救咱们的神仙!”
朱元璋乐了:“那你们就错了。朱元璋可不是什么神仙,他就是一地里刨食的农民,当过和尚,当过乞丐,所以才知道咱们老百姓吃的苦,愿意站在咱们老百姓这边。”
来人沉默。
听到朱元璋这句话的人统统
沉默了。
许多人发现这里沉默,纷纷询问原因。在听了别人转述的原因之后,也一同沉默。
现场逐渐鸦雀无声。
那些人都用疑惑却又明亮的眼睛看着朱元璋,看着这个疑似征兵处小吏的人。
“大帅,你在这里干什么?李先生到处找你呢。”汤和大大咧咧走过来,拉着朱元璋就走,“最近事情太多,可别惹李先生生气。他要是生气撂挑子,你从哪再找个任劳任怨的人帮你收拾烂摊子?”
朱元璋被汤和拉走后,现场的声音才逐渐恢复。
人群喧闹,听不清在说些什么。
不知道从何人开始,有人面朝着朱元璋离开的方向下跪。然后,现场就扑通跪成一片。
那群人的脸紧紧贴着地面,泪水和泥土混成一片。
叶琛穿着一身短打,一手持着炭笔,一手持着册子,就像是随处可见的小吏。
宋濂和叶铮留在了扬州,王袆、叶琛带着叶铮的三个徒弟,留在应天给李善长打下手。
在马秀英号召女子们用实际行动支持朱元璋的时候,他们受马秀英的请求,也加入了这场运动。
那些曾经在青楼乐坊卖艺的女子如今口中所唱歌词,多是他们所做。
叶琛家中世代精通史学,从叶琛起,才修理学。
但叶琛来到应天之后,却细心的记载下应天的变化,主动成为这段历史的记录者。
叶琛手握粗陋的炭笔,在粗糙的纸张写下了今日的故事。
“百姓曰:朱大帅乃神仙下凡,拯救万民于水火。
一小吏笑曰:朱大帅乃贫苦农子,曾为僧、为丐,尝尽民苦,方知民苦,方解民苦。
百姓哑然。
此时,汤和到来,口称“朱大帅”,将小吏拉走。
百姓沉默,跪地面向朱大帅离开方向,泪流不止,虔诚远胜求神拜佛。”
记好这段后,叶琛深深舒了一口气,然后笑着喊道:“好啦,大帅都走很久了,赶紧起来。要当兵的先登记,等征兵的时候优先找你们!”
百姓们赶紧从地上爬起来,不顾脸上泥泞,涌向叶琛身边。
“唉!排队,排队!别拥挤!来个人维持秩序啊!”叶琛差点被挤地上去,赶紧叫道。
周围红巾军赶紧上前维持秩序,将拥挤的人群排成一列,挨个登记。
……
扬州城中,成功独自留下的陈标坐在桌子上,看着面前一堂哥一表哥,表情严肃极了:“你们俩能行吗?要不让宋先生和叶先生当主事,你们俩辅佐?”
朱文正赶紧道:“标儿啊,这事你可要帮我们俩。这还是我和文忠第一次主镇一城,关系我们俩的未来!”
李文忠也难得请求道:“标儿……”
陈标严肃地挥挥小短手:“好啦好啦,我帮你们就是。只是宋先生和叶先生会同意你们乱来吗?”
朱文正立刻激动搓手手:“放心,宋先生和叶先生是好人,何况他们都忙屯田的事呢。”
宋先生和叶先生都知道自家标弟是神仙童子了,绝对不会反对。何况他们俩也存了试探标弟这个神仙童子有几分斤两的心态吧。
朱文正虽鲁莽,但不蠢。
特别是在打仗的时候,朱文正算得上心细如发,直觉敏锐。
不过他一般不爱用脑子而已。
现在朱元璋把陈标托付给他,朱文正赶紧把脑子捡起来,擦擦灰塞进头骨里。
陈标捏了捏自己的肉下巴:“好吧,既然你们俩都
这么说了。那我给你们出主意,能做多少,就看你们本事了。”
“吔!”朱文正和李文忠二人击掌。
有标弟帮忙,这次镇守扬州的大功劳稳了!
可惜陈英要随徐元帅出征立军功,熟悉军旅征战。这大功劳,他捡不到啦哈哈哈!
两个第一次被委以重任的小将乐得合不拢嘴。
陈标盘坐在桌子上,开始给两个傻哥哥下命令。
“堂哥,你板着脸的时候很凶,你去负责劳动改造。”
“表哥,你性格温和,老百姓不会怕你,你负责老百姓中的舆论。”
“我已经把陈家的戏班子师傅和曲艺师傅都叫到扬州来了,宋先生和叶先生也在闲暇时收集了扬州许多真实的故事。现在咱们的舆论战要正式开始反击了。”
陈标露出软乎乎的并不冷酷的冷笑。
名妓唱歌,才女写诗,文人们发文骂街就叫舆论战争?
苏杭那群人肯定以为秀英夫人那一出就已经是舆论反击,现在已经开始松懈了吧?
不好意思,那只是开始!
我穿越者被比穿越者更激进的朱大帅和大帅夫人一刺激,现在才刚要发威!
样板戏了解一下?
陈家培养的艺术人才们背着自己的行当,来到不远处的扬州,开始召集人教戏。
他们召集的人,居然是青军中的人。
青军的人傻眼。我屯田就罢了,怎么还学戏?
朱文正呲牙笑:“你们要攒工分换良民身份。唱一台戏算一个工分。种一天田才算一个工分。你们来不来?”
青军的人立刻变了脸色:“来来来!唱戏我最在行!我以前没给张明鉴当兵的时候,村里每次红白喜事,哪次不让我上去唱一首!”
朱文正拍拍手:“好了,排队,验嗓子,开始选拔。”
朱文正被陈标恶趣味的戴上了一顶鸭舌帽,手中拿着“开始”和“结束”的纸板,从朱小将暂时变成了朱导演。
李文忠则来到了百姓中召集演员,特别是女演员。
他本以为会耗费许多口舌,哪知道只说了“秀英夫人让人演的那种戏”,农妇们纷纷擦干净脸,凑上来问“我可不可以”。
“演好了能去应天见秀英夫人吗!俺不求啥,就想见一眼秀英夫人!”
李文忠:“……我会安排。”
然后,李文忠差点被一群粗壮妇女给踩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