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也是很嫌弃般,快走了几步,生怕被苏酥身上的味儿给熏到。

百草大声回:“是一个要死了的乞丐的妹妹,来求大捕头去救她哥哥。”

那下人听罢,点头,颇有些自豪:“我家大捕头确实本事。“

后回头,看着苏酥:“你运气够好,能请他去救你哥哥。”

苏酥:“......”

你知不知道要死的不是她哥哥,是你家不知道排行老几的捕头啊!

-

几人行至一小楼,停下。

那下人止住步子,示意苏酥二人也不要乱动,才小心地踩着石板小道,上去拍了拍门。

不多时,一个看着比百草大几岁的少年开了门。

百草道明来意。

说了一段文绉绉的话,听得苏酥都暗地里皱眉。

而且声音老大了,生怕里头住着的人听不到一样。

百草先是大白话说了几句,将苏酥为了哥哥来求无情大捕头去治病一事说清楚。

末了,才一字一句道:“先生思索再三,认为医者各擅其长,勿因追名自大,误了伤者生机,特多次催我,来请大爷前往开封,救救这命途多舛的苦难人。”

那少年让他们在此等候,便转身进了小楼。

-

少年,也就是金剑,还没走几步,就见一轮椅出现在眼前。

忙上前几步,躬身行了一礼,还未开口,轮椅上的人便道:

“我都听到了,你跟银剑、铜剑以及铁剑,带好自己的东西,随我一起去开封府。”

男子的声音清冷冷的,明明在秋老虎的天气,却无端叫人仿佛吹着冬日的风,脾肺都清朗了。

金剑微微一愣:“我们都去?”

“嗯。”

r/>金剑立刻回神,恭敬道:“是。”

-

金剑几人收拾好东西。

都默而不宣地带上了武器,以及急救的药物。

平时无情大公子出门问诊的时候,顶多叫上金剑银剑二人,极少时候会四童子一起带上。

如此反常,几人都不是傻瓜,必然会做好万全的准备。

金剑推着轮椅,垂眸,想问问到底发生什么了,需要这多个人一起。

但每每见自家公子那冷清的眉眼,便不敢多嘴。

金剑:跟着公子走,就对了,无需问东西!

-

无情端端坐着,目视前方。

面无异色,心中却暗自盘算。

方才百草,也就是公孙先生的药童,说话的方式颇为古怪。

明明几句话便能说清来意的事情,非要末尾再来上几句文绉绉的书上语,极其别扭。

况且,那句“追名自大”出现得很没道理,公孙先生若有事相求,绝不会说这种话。

短短不过半百的字数,无情翻来覆去默念,总觉有异,仿佛要告诉自己什么。

他先是用常见的藏头法去瞧,无解。又是各类密语之术,再解,依然无答案。

无情微微垂眸,眼睫纤纤长,遮了眸色深邃,使人难探其心色。

又是默念了几十次这段话后,因对同门师弟的名字的敏.感,发现,这段话中,有含数字之意的字词有“三”和“多次”。

“三”,可见第三句话第三个字,为“追”。

“多”,重复出现两次,第一次出现时,连着一个“次”字,表第二。于最后一句中,挨着这个字的左右,数往右边和左边数第二数其二个字,分别有“的”和“命”。

这几个字当中,能组成有效信息的,只能是“追命”。

虽推敲的过程有些不伦不类,不在常理推演之术里,但只要心思多,或者足够敏感,便能“强词夺理”得到这个结果。

为何要如此麻烦,只为了让他多想,得到一个“追命”的答案?

察觉有异,他才会让金剑他们准备好,一起去开封府看个究竟。

-

无情敛于长袖之中的手,收紧。

平日里便

没什么表情的脸,看着更加严肃起来。

公孙先生让百草带的话,并不算什么精巧的藏谜之句,但是各种因素加在一起,他不得不多想。

是否,这周围有人正在监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所以才这般麻烦地来传一句话?

是否,与神侯府正在查的那件贪污受贿案有关?

追命去了半月,了无音讯。

他预感,追命应当出事了。而开封府,可能知道了些什么,但碍于暗中之人不便行动,所以才想了今日这一出。

这句“暗语”,如果不是向他这般“强词夺理”“牵强附会”地去想,可能极少有人会得出“追命”这样的答案来。

出小楼前,他便写了一纸条,藏于楼中信鸽之中。

却并未放飞。

如若周围真的有人监视,想必这信鸽也飞不出去。

这纸条,只是为了给世叔留下信息罢了。

若此行有变,世叔也能第一时间知道自己在那儿,牵连何事。

......

......

苏酥站在秋风里,瑟缩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