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德柱和宋德强两家住的远,自从宋老太太从老屋搬出来以后,两家都没人再过去。
宋德财一家倒是住在老屋,但宋德财要去上工,郑英胆子又小,宋老爷子自从醒来后就变得很阴沉,她根本不敢上前靠近。
宋老爷子的生活就这样过了下去,明明儿孙众多,偏偏成了孤家寡人。
村里人谁看了都不由得摇头,这都是报应。
相反宋老太太那次当面把宋老爷子臭骂一顿,说出心里话后,仿佛彻底放下了心底的枷锁,加上又有宋宝珠在她面前逗乐,整个人好像焕发了新生,变得爱说爱笑了,性子再也没有了之前的冷硬,好像又恢复到了她年轻的时候。
连宋德柱都感叹:“妈离婚真是离对了,早知道妈这么想离开老爷子,我说什么也要让他们离婚。”
王桂芳一声嗤笑:“你可别吹牛了,要不是宝珠让老太太离婚,就你,你能想得到?妈当时要离婚,你是想反对来着吧?”
宋德柱便讨好笑道:“我这不是知道错了吗,对了志南和志西的对象你到底寻摸好了没有?”
本来去年宋志南的媳妇儿就应该进门,却被虫害耽误了,后来因为钱小娥的事儿,王桂芳深刻反思,觉得第一个儿媳就是相看的不仔细,才没选好,便汲取教训,这次老二找媳妇儿那是打听了又打听,拖来拖去就拖到了今年。恰好宋志南和宋志西两人年龄只相差一岁,王桂芳就觉得索性把两兄弟的婚事一起办了,免得麻烦,还可以省钱。
王桂芳点点头,“去年我不是打听了张家和李家吗,后来又想看了几家,觉得张家的闺女可能不太合适。”
宋德柱疑惑:“咋,听说张家的闺女不是挺能干的?”
王桂芳叹一生气:“我现在想明白了,闺女再能干都比不上那心里敞亮想得开事儿少的,你看看老大娶的这个,当时媒人不也吹老大媳妇儿能干懂事,现在你看看,我都不稀得说她,她那个娘家....”,王桂芳真是恨自己当初瞎了眼,没有再仔细打听打听,结亲的时候钱家可不是这样子,来往几次后才发现这家人一贯就心眼多,怪不得把钱小娥养成那样,爱斤斤计较,表面顺从,暗地里事事都要掐尖要强。钱小娥娘家人还喜欢暗地里挑拨她和婆家人的关系,只希望大儿媳生了孩子后能想通一些吧。
“你是说那张家人和钱家人一样?”,宋德柱悚然一惊,这可不行啊,钱家人那次被收拾后安分了一段时间,后来钱小娥生了孩子,他们借着洗三礼又来了,每次走都要拿点儿东西,拿东西就算了,偏偏每次她们一来,拉着钱小娥背地里不知道说了些什么,后面钱小娥保准会别扭几天,关键是谁也不知道她在不满意什么,她也不明着闹,反正你就是能感受到她在闹别扭。
可把王桂芳这急性子憋屈的够呛,要是钱小娥敢闹起来,那反而好解决,她直接把钱小娥收拾一顿,看她还敢不敢作妖。但现在她什么都不说,表面又无比顺从,你能把她咋办。
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老大自己能过下去,他们就当没看见。
“算了,张家不合适,看来看去李家的确挺好的,我这几天就准备回一趟娘家,把李家彻底寻摸清楚,要是合适,就给志南定下来。”
“那志西呢?”,宋德柱喝了一口绿豆汤,舒服的倚在炕上,这日子过得,顿顿鸡鸭鱼肉,油水又充足,真是赛神仙,一年前谁能想到大家还能过上这日子,这都多亏了他一个宝贝女儿啊。
“慢慢看吧,反正志西比志南小一岁呢,要实在赶不上,就让志南先结婚呗。”,王桂芳倒是不太担心,自从祥福村日子越来越好过后,年轻一辈的婚事可容易说了。这十里八乡的,有闺女的都想把闺女嫁进祥福村,其他小伙子也想娶祥福村的姑娘,娘家富裕,嫁妆少不了,如果父母心疼女儿还能补贴补贴婆家。再说就算这个都没有,都成了亲家了,到祥福村要点儿猪粪和枯叶或者河里的淤泥总要容易许多吧。
没错,因为祥福村的牲畜吃的都是五足虫制作的食料,他们拉的粪便都有很好的肥力,撒到地里种庄稼保准能大丰收。还有绕着祥福村这段的青河,因为孩子们会往里面给鱼虾掺了五足虫的饵料,这些鱼虾过滤后堆到河边的淤泥肥力也十分充足。
自从去年祥福村秋收和冬小麦都大丰收以后,祥福村的这些粪便肥料就成了香饽饽。今年开春春种,好些村子想方设法套关系从祥福村这里挑肥料。
撒了肥料的和没撒肥料的区别太明显,这下子更让祥福村的肥料大出名了。当然他们更加想也培育出五足虫。
周县长亲自来考察后甚至想全县推广都来养。可惜五足冲培育超出了这个时代的认知,更别说这些老农大字不识一个,他们根本听不懂宋宝珠在说什么,县里的农业局倒是在培养,但还没有成功,他们得摸索出一条普通人也能培育五足虫卵的方法,不然根本无法大规模推行。
但这并不妨碍周县长对宋宝珠的高度重视,农业局的专家告诉他,宋宝珠的专业知识已经超过了他们很多,跟宋宝珠交流,有时候随便几句都能让他们受益匪浅。
五足虫还不能养,这些村子的人只好认命,谁让他们村里没有宋宝珠呢。但争肥料和嫁闺女娶媳妇儿这事儿上那是谁也不让谁,一时间祥福村的年轻小伙子和姑娘们身价倍增。
王桂芳要回娘家,宋宝珠便也闹着要跟去,自从上次王母回去后,在宋宝珠的撮合下,王桂芳回了娘家两次,和王母的关系改善了很多。
王母现在可喜欢宋宝珠了,有时候还会让王家大舅给她送他们村的特产。
王桂芳本来就想把宋宝珠带着,有她在,永远不用担心再和她妈吵架,那老太太现在一看到宋宝珠就笑得像个弥勒佛一样,和家里的宋老太太一样,稀罕宋宝珠稀罕得恨不得含在嘴里,连她以前那些乖孙都要靠边站。王桂芳想了想,又把宋志南和宋志西也带上了,如果有机会的话顺便让宋志南和李家姑娘互相看看。
家里日子好过了,王家大舅也不像其他两个弟弟贪小便宜没够,王桂芳便拿了一块肉和半篮子鸡蛋。
宋志西拿着东西,宋志南将宋宝珠背上,母子几个趁着早晨还不太热的时候往厚土村赶。
途中经过知青点,看见他们正在院子里吃饭。
宋宝珠见王林也在其中,还坐在上首,他面前的碗最大。
王林昨天就回了知青点,他住了两天牛棚,实在被臭的受不了了,好说歹说才让宋德令同意他回知青点来住。宋德令也就是想杀杀他的性子,最后告戒了他一番就让他回来了。
这些城里的青年才来根本没工分,家家户户给他们匀了点儿粗粮,玉米高粱什么的,顿顿喝稀粥凑活着过。
知青们吃得一脸菜色,其中一个男知青说道:“我看见村里人桌上的饭菜了,不但足碗的干饭,还有肉和鸡蛋,还有炸得金黄的鱼,他们日子过得可真好啊,我们家一年到头都看不见什么肉食。”
张小小小声附和:“我们家也是,我们家孩子多,能吃饱饭就不错了,一年就能吃几次肉。”,想象着大碗大碗的肉,她差点流了口水。
“知足吧,我们这也就是分在了祥福村,分到其他村子的人更惨,听说那些村子的粮食本来就不够吃,谁也没有多余的粮分出来,那些知青只能漫天满地的挖野菜充饥。”,韩玲神色平静地补充了一句,别看口号喊的好,其实要不是家里困难,又找不到工作,谁也不会主动到乡下来。
韩玲家里的情况比他们还糟糕,她觉得现在这样很不错,马上就是夏收,只要她努力一点儿,多挣一点公分,说不定也能分到肉和白米呢。
王林很鄙视他们,难道他们到乡下来真的就是来种地的?想起他参加的那几起打倒反派的运动,至今都还热血沸腾,看着昔日高高在上的人被他弄得磕头求饶,王林就充满了快感,特别是往日的同学萧云安和他妻子的下场。他决定在乡下也要把这项运动发扬广大。
而他身边就有很好的一个立威对象。
宋宝珠对他们吃什么不感兴趣,她只是很疑惑为什么桌上没有看见那个漂亮的小哥哥。
让宋志南把她放下来,她自个儿走到正在吃饭的知青们身边,“哥哥姐姐好。”
宋宝珠一副小仙童的模样,偏偏又笑得这么好看,别说一直被她可爱得不能自拔的张小小,就连另外两个男知青也被击中了心脏。王林还记着上次宋宝珠让他住牛棚的事,心下忌惮,但他知道宋宝珠在祥福村地位不一般,也不得不露出一个自认为很真诚的笑容。
宋宝珠歪了歪头:“那个小哥哥怎么没来吃饭?”
知青们闻言纷纷向王林悄悄看去。
王林脸一僵,“宝珠,你可能不知道什么是黑五类,他们是腐败分子,是人民和国家需要剔除掉的怀虫,他们需要时时刻刻牢记过错,艰难的环境才能彻底改造他们....”
“停停停,你有毛病吧,我妹妹就问一句那小孩儿怎么没来吃饭,你得吧得吧说这么多干啥?”,宋志南和宋志西也走了过来,宋志西不耐烦听王林说这些废话,直接打断他。王林深吸一口气,他觉得祥福村的人好像都有点毛病,难道是穷乡僻壤出刁民,所以思想觉悟才这么低?
“你们不会是不给那孩子吃饭吧?”,宋志南看了一圈儿,他如有实质的眼神将几个知青看得低下了头去。
张小小和韩玲也不敢和宋宝珠几兄妹对视,从昨天王林一回来后他就不准萧序上桌吃饭了,萧云杰这个叔叔都不站出来,其他两个男青年唯王林马首是瞻,她们两个女生能怎么办,只要稍微帮萧序说一句,立刻能被王林扣上帮助腐败分子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