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日军也可以调来工兵修建简易工路,但这就极其耗费时日了,而且代价绝对不会小,因为已占据了马当山、长山等制高点,只要在制高点架起迫击炮和马克沁重机枪,就足以对修路的日军工兵造成大量的杀伤。
正因为这样,蒋委员长才会对马当要塞寄予厚望。
正常情形下,日军要想突破马当要塞,没有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是绝然不可能的,蒋委员长希望马当要塞能挡住日军一到两个月,其实已经是比较保守了,但事情坏就坏在正常情形这四个字,因为马当之战,这边偏偏就出现了不正常的情形。
马当要塞的防御体系由两个部份构成,核心阵地是两岸险要处的碉堡工事群,由海军陆战队总队的第大队驻守,外围防线则由李蕴珩的第16军负责,李蕴珩第16军的前身是湘军第53师,中原大战前老蒋为了拉拢李蕴珩,将53师扩编为军,其实就是换个番号,李蕴珩第16军还是只有一个师的建制。
这样的情形在的战斗序列中并不鲜见,甚至个别集团军都只有一个师的兵力。
李蕴珩第16军也参加了淞沪会战第三阶段的战事,并且损失惨重,战后第53师的残部被缩编成为一个团,老蒋就再没有给53师补充过兵力,对于地方部队,老蒋的一贯策略就是先拉拢、再消耗,再缩编,然后整编,两百万中央军就是这样挣来的。
所以,马当的守备部队除了海军陆战队第大队,就只有第16军的313团。
既便马当只有一个313团加海军一个大队,其实问题也不大,统帅部的部署也没有任何问题,因为一个小小的马当镇无法驻扎太多的部队,而且凭借马当要塞坚固完善的防御工事,313团和海军陆战队支撑三到五天是不成问题的。
而只要313团还有海军陆战队能够撑过两天,附近的就能赶来增援,离马当镇不到五十里的彭泽就驻着一个师,是薛蔚英的第16沛,16沛虽是西北军出身,现在却已被整编成为彻头彻尾的中央军了,薛蔚英也是黄埔出身。
所以,统帅部在马当要塞的部署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问题出在第16军军长李蕴珩身上,这家伙也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错了,大战当前忽然想起来要搞一个抗日军政大学,把第16军的副职军官还有马当地方的保长全叫去,从u月10日开始热热闹闹搞了十几天,还放出话来要在日搞一个盛大的结业典礼,为了制造影响力,李蕴珩甚至还给许多西方记者发去请柬,请他们届时莅临马当出席典礼。
结果这个消息无意中通过西方记者传到了波田重一的耳朵里,这老鬼子敏锐地预感到这是突袭马当要塞的天赐良机,当即决定在u月日凌晨夜袭马当,因为当时第16军的军官将肯定齐聚马当,负责江防的将会失去有效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