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哪个国家的高层都不缺尸位素餐的官僚,石原莞尔的良苦用心并没有得到这些官僚的理解,眼看石原莞尔的“逐步增兵、诱歼国军主力于淞沪地区”的战略就要成功时,这老鬼子却被那些尸位素餐的官僚逼得辞职了,理由是石原莞尔犯了逐步增兵的战略错误,以致日军未能迅速解决上海事变,在国际上造成了不利影响。
当然,石原莞尔虽然辞职了,可第十军却还是按照他的设想编成了。
国民政府的特工这次很给力,无论是潜伏东京的间谍,抑或是蓝衣社技术科的特工,都已经察觉到了日军的异动,并且判断出日军即将再次增兵,不过不知道日军这次增兵将投入多少兵力,也无从知道日军具体的登陆地点。
不过国府高层普遍认为日军将会从浏河以北的长江沿岸登陆,五年前一二八上海抗战时日军就曾经这么干过,这次想来也不会例外,蒋委员长急将上官云相的第十一军团和张钫的第十二军团调入刘兴的江防军群,加强沿江防御。
淞沪会战已经打到这个份上,既便是法肯豪森这个倔强的德国老头也不得不承认,国军再想守住上海已然是没有可能了,此时最正确的选择应该是留下五到十个杂牌师断后,然后果断将所有的德械师后撤至四条国防线上设防。
蒋委员长也认可了这一点,并且向部队下达了后撤的命令。
做个大胆的假设,如果淞沪战场的国军主力按计划后撤至吴福、锡澄、嘉乍、海嘉这四条四防线上凭险固守,那么抗战的进程就将完全不同,以日本有限的国力,未必就能打进武汉,甚至就连南京都未必能够打得下来。
淞沪会战打到现在,国军的伤亡数字已经超过二十万,因为药品短缺以及医务人员的匮乏,二十万将士当中至少有十万人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国军的伤亡是如此之大,但需要指出的是,59个德械师至少还保留了一半多的骨干老兵。
如果能给这些骨干老兵争取一周到半个月的休整时间,供他们恢复体力,他们很快就能恢复过来,然后补充进适当数量的壮丁,凭借坚固的国防工事跟日军打几仗,要不了半年时间,这些个德械师就会完全恢复战斗力。
真要是这样,抗战的进程就会全面改写。
不过很遗憾,历史没有假如,在这个要命的节骨眼上蒋委员长又出幺蛾子了!
就在后撤命令下达的次日,当淞沪战场上的国军各部准备逐次后撤时,蒋委员长突然召集一次紧急会议,并在会上说,九国公约正在开会,如果国军能够守住上海一到两周,九国公约就有可能会出面制裁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