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在一片欢声中悄然而至。
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是过完春节才算正式进入了新的一年,所以虽然元旦过去了,挂历日历也换新的了,93年却没算彻底过完,大家都忙着为旧的一年做总结,给新的一年做筹备。
94年,老王两口子计划到长春开一家国宁,直接跳过农村包围城镇的路子,向省会城市下手。
我很认同他们的做法,黄光裕兄弟的国美家电城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人家是直接从北京这个国都城市入手的,起步的那一级台阶就足够高了,做出的成就自然也会比别人大。至于他们承受的风险和竞争压力也比别处大,这条被我直接无视了,超前的阅历告诉我,这一行尚处于奴隶制弓矛社会,我们带着资本主义的枪炮去参与竞争的话,必将荡平一切障碍,所向披靡。
刘志海如今已经是资产近千万的大老板了,一切仿佛只在一夜之间。钱?据说江城市长的月工资大概千元左右,还没有咱们刘志海老板每小时赚的钱多!
过年前的这个月是酒厂创立以来最忙碌的一个月,经过一年来的发展,酒厂早已由最初的三个人扩张到了三百多人。没错就是三百多人,这支三百多人的团队除了十余个库管和五名电话接待员之外,其他清一色的全是销售人员,没一个是从事生产的,连开车送资的司机都与效益挂勾,一抓到机会就与饭店的服务员套近乎拉关系。
三百多人的销售队伍,至少有二百八十人是女性,并且还是清一色的姜女,这简直让刘老板飘飘然了,莫说是在江城,就是在吉林乃至东北三省,都未必会有第二个这样的团队,这支队伍在东北三省遍地开花,回收回来的瓶盖每天一箱箱地往仓库里搬,每个瓶盖都相当于已经实销了至少一瓶酒,相当于酒厂至少从中赚到了几十元的效益,看到那小山一样堆积的瓶盖,换成是谁,谁都得像刘志海一样的飘!
仅用了半年时间,东三省就被开发成了一块接近成熟的市场,各大中城市里易吃的难啃的大主顾统统在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拿下,在三块钱的高额回扣面前,茅台、五粮液、剑南春、古井、泸州老窖等等老牌名酒统统靠边,若是有权威的官方统计的话,业内一定会发生一场地震,一款横空出世的无名酒只用了半年时间就登上了东北三省白酒销量第一的宝座,这绝对是一场商业奇迹!
可是我们并没有因此满足,更不会就此止步不前,相反,大刀阔斧的前进才是东北爷们的风格,呃不对,还有东北娘们,呃,貌似娘子军中至少有七成还是未婚,称她们为娘们有些不合适,汗!
我们的队伍很年轻,虽然年轻意味着不成熟,但更意味着敢做敢闯,有势头,有朝气!这样的队伍虽然缺乏经验,但千万不要忘了,这支队伍背后的人是我!
江城腊月的雪下的很大,但如果把我们赚到的钱从楼顶抛洒下来的话,恐怕要比那鹅毛大雪还要大上几分,好消息在这样的日子里一个接一个的传来,钱对我们来说,已经多得变成了只存在于银行里的一串串数字……
年终总结会上,当年的销售冠军周青同志获得了十万元重金奖励,这笔钱在江城足以买一处位置最佳的百平米暖气楼了,效果立竿见影,激起豪情万丈。
排名前五的销售人员都获得了款额不菲的奖励,全体员工没有一个未完成销售任务的,这多少因为我低估了市场,也因为钱的诱感给了他们充足的动力,平均下来月收入最低的几人也超过了每月两千,他们能不卖力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