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我上!”、“我报名!”……
我正在眼镜店楼上的一间民居里,坐在窗台上向楼下看着热闹,突然看到人群里一阵骚动,接着场面混乱一团,仔细一看,两个膀大腰圆的青年男子在大打出手,似乎误伤了不少观众,哀嚎一片。
似乎是为了上台的名额打起来的,好高的积极性……我拿起手边的电话正要拨打110,却看到四个穿制服的家伙飞快的挤进人群,很快制服了两个殴斗的男子,拽着带出去了。
“这几位好像是交警吧?”我指着那四个抓人的制服男,问身边的王宁。
王宁点头:“可能是临时,临时什么来着?对,客串,临时客串的!”
我哦了一声,挠挠头,心说小丫头的这词汇够超前的啊,连客串都弄出来了,下次会不会冒出个走穴呢?貌似楼下蹦得正欢的主持人就是在走穴吧?
一旁另一个窗台上,三十多岁的房主笑着对我们说:“江城已经奖金二十年没有这么热闹过了,上一次还是我像你们这么大时候的事呢。那时候几乎每个月都会向这样闹上几天的。”
“哦?”王宁来了兴趣:“那是什么事?”
“文革啊——”房主摸摸自己稀疏的胡茬,回答王宁:“当时我就像现在这样,坐在这个窗台上,看着人们贴大字报、批斗、闹革命。”
我看看楼下欢愉热闹的场面,怎么也联想不出当年的情景,看来没亲身经历过当年那场浩劫的人,是体会不到那时的感受的。
“希望以后别再有那样的事情了,国泰,民安啊……”房主叹了口气,从窗台上下来,去厨房做饭去了。
是啊,国泰才能民安,国宁才能民顺,国明才能民悦,这国宁电器和国明眼镜,不都是代表着老百姓的心愿么……
我正感慨着,王宁突然笑着说:“志明,你妈总说你是败家子,我现在一看,这话一点都不冤枉你。”
“哎?怎么啦?”我随口问。
王宁指指喧嚣的楼下:“这得花多少钱呐,我大概算了一下,光那些鞭炮,就要上千块了吧?还有主持人、秧歌队、演员,奖品,搞这么大,不铺张浪费么?”
“这点钱,不多。”我嘿嘿一笑:“满打满算,八千都用不上,就这数目还包括请大盖帽领导吃饭的钱了呢。”
是啊,现在的物价实在的很,就说今天的台柱,那个市电视台的主持人吧,请他才花了五百而已,至于那些歌手和演员,大多是一百块就打点的乐乐呵呵的了,礼炮使劲的放也花不了多少钱,白天的活动,又不要视觉效果,带响的就行了嘛。
当然,五百块请一个市级电视台的台柱主持人折腾一整天,价钱确实是有些低了,可刘志海帮这位仁兄解决了点正常渠道不好解决的麻烦,光这个人情就值得这位出场了,再加上相当于他一个半月工资的出场费,你说他能不来么?
“八千还不多哦?好像你妈妈一年的工资才三千吧,八千,够她不吃不喝攒三年了。”王宁用我妈的工资做着比较。
在我们两家的四位家长里,现在只有我妈还有一份铁饭碗工资了,这份工资在江城的城市人均收入里算是中等偏高,平时两家人常用这个数字作为衡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