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臣们也终于明白:为何女帝陛下宁愿冒着朝政瘫痪的风险,也不肯改嫁他人的缘由。
在场的绝大多数人,对渭国都是绝对忠诚的,看到女帝陛下如此,对齐颜这个异族人的偏见也淡化了不少。
又见皇夫殿下在众目睽睽之下为女帝斟酒布菜,神情自然,眉眼带着笑意,颇有举案齐眉的和睦之感,不少人心中有多出了一份羡慕之情。
一场宫宴,宾客皆欢,不论朝政,纵情诗酒,直到内廷宫禁的梆子响过方散了。
第二日,南宫静女又颁布了一系列的惠民旨意,沐千秋节之大喜,天下大赦,非不赦之罪皆可归家。
另外,淮南,晋州两地还减免了一年的赋税,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是女帝陛下在为皇夫收拢民心,原本齐颜就在这两地享有颇高的声望,如今又单独免了这两地的赋税,分明是对这两地百姓爱戴齐颜的褒奖。
还有就是南宫静女单独贴了一份皇榜,寻找钱通回京,继续担任齐颜的贴身护卫,并邀请四方钱庄的两位东家一同进京,商谈皇商事宜。
若是四方钱庄能变成皇家产业,有了“皇商”这一名头,四方钱庄不仅能拿到“盐铁”的民间代理权,所有的赋税都不再经由官府,而是直接充缴到帝王私库。在各地行商时也会享受诸多便利,最主要的是四方钱庄的所有人都能摆脱现有的阶级。
士农工商,商贾为最末流,为商者,其子孙不可入仕,但若成为皇商就能从“商”层直接晋升为
“士”,可以摆脱所有朝廷对商人阶层的限制。
朝野上下无人反对,毕竟四方钱庄曾支援过国库,为朝廷立下过汗马功劳,皇商的礼遇是他们应得的。
但更多人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四方钱庄乃皇夫的私产,女帝陛下的一道圣旨让皇夫殿下某些见不得光的产业,也都合理合法了。
女帝陛下对皇夫殿下的宠爱可见一斑。
可南宫静女不知道的是,她与齐颜如此恩爱也为民间树立了风向标。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民间讨小纳妾之风骤减,若非子嗣所需,大多数人都选择了守着自己的发妻,不再扩充后宅,也算是无形之中提高了女子的地位。
更有人盛传:用不了多久陛下就会在内廷设置女官,读过书的女儿家算是有福了。
传言说的绘声绘色,不少士族都专门给自家女儿请了授业先生,而乡村地区女儿家的命运也不再是帮母亲做些针线活,等到年龄一到就嫁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