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战车,看着就是形式巨大了些,若是等比例缩小,谁又能说不是孩童手上的拼装玩具呢?
“拼好一个简单,拼好全部就不简单了。”
王达似是觉得纪墨的语气有些轻飘,不是太看重的样子,便说,“之后你认真学,机关术上,唯有攻城机关是大成之术,多少应用尽在于此,若能学会,便可为师了。”
张师并不叫“师”,而是周围人对他的尊称,这也是时下对机关师的一种客气称呼,评判标准从无明文,但对他们来说,能够独立制作攻城机关,就算得上“师”的标准了。
“张师兄虽多有偏执,但机关术上,并不弱于人,你多看看,用心看,总能有所领悟。”
王达不是个善于讲解的,再者机关术这种东西,真的就是看明白了就是明白了,看不明白,怎样教都是白费,领悟力真的很重要,在这方面,纪墨是经过验证的过关,就是所见不够多,这次,也是个难得的机会了。
平常时候,这种大型的攻城机关,不说他们会不会做,又怎样能够做给人看,这可不是随便能够演示的东西,师父带徒弟,也多是在战场上现教现学的那种,不兴闭门造车,因为所造之物,都是军械,跟龙袍一样,若有私制,多半都有可能被扣上谋逆的帽子。
寻常人家,连打猎的弓箭都不敢用弩,可见其管控严格,在这方面,哪个国家都是一样的。
第198章
之后足足一年的时间,他们都在这种备战状态下积极制作机关,战车不可能太多,弄好了就改良弓弩,弓弩的确很好,但每一个都是手作,要想做到人手一把也不容易。
且,这种战略性物资,哪怕别的国家的机关师可能也会做,他们也要认定对方不会做得比他们好,于是,最后哪怕不得不丢弃,也要被损毁了才行,这样算下来,有能力保证战场之上弓弩不会乱丢的到底还是少数,所以持有量也不必太多。
在查验了纪墨能够独立完成弓弩,并且射程还是扳机什么的都挺好的,张师就把制作弓弩这件事交给纪墨领头了。
他则拉着王达去做那些大型的机关战车,在这方面,他总还是更加信任自己的师弟。
王达没有给纪墨多余的话,纪墨虽很想说这跟一开始安排的不一样,他不是要见习实习的吗?怎么直接就实操了?
但,事情都安排下来了,不可能不做,从另一个角度想,师伯也算是看重自己,这才委以重任。
跟纪墨一同制作弓弩的还有张师的几个徒弟,这两年,他着实收了不少徒弟,但都不是什么入室弟子,而是极为普通的学徒工类型,可见没有心思在收徒上,主要还是为了制造更多的机关,为攻下赵国助力。
纪墨一来,自然就成了这些人之中的领头的,地位身份都是,张师知道他也是丰城的遗孤,对他就更多了一分看重,他的态度如此,那些学徒工也没有敢不尊敬的。
他们的年龄参差不齐,最年轻的也有二十来岁的样子,算是年轻小兵,其他的更有四十左右的工匠模样的人,说不定是上头派来给张师打下手,打着打着就成学徒工了。
魏国其实还有不少的机关师,但这种资源总是要分派到各个军中,这边儿只有张师一个一家独大,他们不得不听从,也就听成了习惯,如今听从纪墨的吩咐,也没有谁跳出来找事儿。
纪墨本来都预备好自己年龄小不能服人,说话大家不听的结果了,没想到他这边儿才把标准尺度定下来,要求每个人都分开来单独制作零部件,大家竟然都同意了,连个询问的都没有,生生把他准备好的解释的话都压下去了。
王达和纪墨还是住在一个屋子,两个人天天早出晚归,明明还没打仗,反而很是忙碌,一天到头都说不上几句话。
纪墨本来还想给王达讲一讲定下尺度标准之后制作零部件最后集体组装的好处,结果,看着王达每天回来吃了饭倒头就睡的样子,又把话憋回去了。
一来二去,等到张师和王达好容易完成了临冲制作,回头来看纪墨这里的进度的时候,被堆了一个房间的弓弩给惊呆了。
“这,这是,怎么……这么快!”
弓弩不是个难事儿,若是熟手,一天一架也是有可能的,以这种数量论,这才几天,他们才几个人,怎么可能这么多了!
张师对那几个学徒工的能力还是有数的,老工匠就算了,好歹知道怎样弄个形状,不会有对不上的,年轻的就难多了,从小兵里头挑选的,已经是手脚灵活的那种了,做榫卯的时候,接不上还是常事儿,为这个不知道废了多少木料,每每都要让张师暴躁得骂人。
这种攻城机关,多半都是为了只用一次,不太挑剔木头的品相之类的,随便砍伐下来的木头,只要不是脆得禁不起重量就总能用,便是弓弩上头,因为精度等原因挑剔一些,也不至于稍差一点儿就不能用,万千箭雨的时候,不是每一支箭都能正中目标,随便射射,中了就中了,不中也是个干扰。
军中的神射手用的都是更好的弓弩,不会让他们来负责制造的,这方面,张师心中有数,但,看到眼前这许多弓弩,突然觉得就是全军装配也可以了,一时激动。
拿起来一架细细看,弓弩到底还是用了机关的,比普通的弓箭要沉重笨拙,弩臂不能回收,弓箭上弦还要手动操作一下,但射出的时候就能用扳机了,轻轻扣动,弓箭便弹射而出。
张师拿了一支箭放在卡槽上方,随意对着一棵树,试了试,嘣地一声,弓弦震动,长箭飞出,正中树干,箭羽微颤。
“好,好啊,这可真不错!”
张师肯定了这弓弩的作用,再看纪墨,就是好奇了,这许多形制大小都仿佛的弓弩,他是怎么在短时间内完成的。
“师伯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