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黄金眼 宁不笨/燃墨 1606 字 2022-08-21

第15章 情敌和玉翁仲(二)

晏青松揭开绸包,露出里面的一只玉质小人。这小人有鼻子有眼的,当然需要一点想象力才能确定是老是少。面部五官的线条都是阴刻线,非常简单。也有身体,衣服纹路同样被简单的刻了出来。虽然小巧,却看得出这小人体态轻盈,比例协调。

林谦益立刻认出来,“是个玉翁仲啊。”

“我怎么也得给小宣送个好东西嘛。”晏青松将它递给宣宁。

玉翁仲?

对这东西宣宁还是有所了解的。这是古玉里相当普遍的一种人物造型,来源是秦始皇的一名卫士。据说他叫翁仲,是个所向披靡的家伙。在他离世后,秦始皇为了在精神上求得保护,用铜铸成了他的形象,放置在咸阳宫的司马门外。

到汉代时,翁仲开始流行,被人们用来当作护身符。那时候采取的是“汉八刀”的雕刻手法,即用最简练的线条表现出粗犷有力的挺拔形象,明快而简洁,非常有特色。明代谢堃在《金玉琐碎》中就曾提及,说“只用八刀便刻成一个翁仲”,属于象征性刻画手法。汉以后的历朝历代也有翁仲,但从工艺上讲,以汉朝最为精细而具有神韵。

宣宁起先以为晏青松也只是客气一下,找一件不错的仿品当见面礼。谁知他刚一接过来摸了上去,脑袋里出现的画面和字迹就把他吓了一跳,下意识将玉翁仲往晏青松那边送,“晏大哥,这个太珍贵了……我不能要。”

“哦?”晏青松微微一惊,眸中掠过异色,又瞥一眼林谦益,“小宣你认得出这是什么年代和质地?”

“这应该是……”宣宁按刚才脑袋里出现的文字说,“汉代的玉翁仲,是和田白玉做成的,不过……”他迟疑着要不要说上面的沁色?那毕竟是颜色的一种,他应该看不到。但是很明显这只玉翁仲竟有三种沁色,虽然他不太了解沁色中的门道,却也知道沁色越多就越难得。

“不过什么?”晏青松饶有兴致的问。

宣宁拿不定主意,往林谦益的方向转过脸去。

林谦益立即收到了他面上流露出的一丝求助,他心思何等缜密,略微一想,就有些明白过来。从自己与宣宁这么久的来往,以及当初的调查报告便能窥知一些蛛丝马迹。宣宁应该是有不为人知的方法来查知这玉翁仲的各种细节,可要说出来又未免过于惊世骇俗,因此他才会犹豫不决。

他微微一笑,现在嘛,当然该自己挺身而出来救场了,“我说老晏,你这是又打哪儿淘到的一件玉翁仲,真是汉代的啊?嘿,这上面的沁色还不少,竟然有三种!要是真的那可不错!”

宣宁一听就知林谦益领会了自己的意思,不由的心下一暖,翘起嘴角偷笑。只是他对这些知识始终了解得不够系统,所以还是问,“沁色有什么讲究啊?”

林谦益踢了脚晏青松,“我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还是让老晏来好好讲讲,他玩这个的总得有点真功夫。”

“那行!”晏青松显然有点好为人师,当即大包大揽下来,开始讲解细枝末节,“小宣你真是很识货,这玉翁仲是我最近好不容易淘到的好东西,年代足,成色好,品质优!”他竖起大拇指比了比,又说,“要说这玉翁仲……哦,翁仲是什么,你应该知道吧?”见宣宁点头才继续,“那么我们直接讲沁色,这个玉翁仲,除了本身和田白玉的洁白,还有一些铜绿色沁,饭糁沁,加上水银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