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管怎么想,都很难想起来。况且,这张照片太过陈旧,因为没有妥善保管,许多地方发黄,并不算清晰。
“这家孤儿院对夏奕明的意义非凡,是当时的院长极力支持,才让夏奕明去了军医院就读。所以,你们去这里说不定能找到一丝线索。”
第44章
夏奕明待过的孤儿院具体位置是在临近首都的一个小镇上,比较偏僻。因为时间间隔过远,曾经的院长早已过世,如今接管孤儿院的人是院长的孙子王先生。
陆行书没有表明身份,怕打草惊蛇,以寻亲为借口调查。他不提夏奕明,反倒说想找许寻。王先生没有表示太多的疑虑,礼貌地接待了他。
一般来说,私立的孤儿院很难开下去。在没有经济来源的情况下,大抵撑不过十几年。除非开办孤儿院的人本身很有财力,但王先生的穿着朴素,言谈举止看上去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市民罢了。
陆行书环视周遭崭新的环境,故意夸道:“这家孤儿院里里外外都像是翻新过,看来王先生很注重。”
“毕竟是爷爷手里留下来的,我本人也是想好好开下去。”王先生翻找出许寻的资料并不难,“这位许先生我是有印象的,他结婚后,好多次给我们捐款。是位很有善心的人,只不过我最后一次见他,是在我小学的时候。”
许寻的资料并不多,但有一张照片。陆行书皱眉,觉得似曾相识的感觉。
“这是许寻和我爷爷的合照,那一天他还带着一个孩子,这么点大。”王先生在自己膝盖处比划着,“特别可爱,大概两岁多的样子。”
他说着,瞧了一眼陆行书,疑惑道:“那该不会是你吧?”
陆行书礼貌着否定:“不是。”
“噢……我看你这年纪差不多。”王先生抱歉道,“陆先生,许先生的资料只有这些。你要的其余资料,也都在这里,希望你能早日找到你的亲人、”
“谢谢。”陆行书接过资料,依然在原地驻足了一番。
王先生感慨着笑笑:“现在有爱心的人多,有一位和陆先生差不多年纪的作家,一直给我们孤儿院捐款,所以我才能把环境弄的这么好。”
听到作家二字,陆行书沉默了片刻。他看了一眼许寻的照片,没再多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