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关键点仍旧在这位曾经的华章奖影帝身上。
现在的英桥已经不信任傅明礼在票房上的表现了,去年傅明礼主演的两部电影表现平平,但是《太岁》可是英桥今年的主打作品之一,不能轻忽。
自然,傅明礼就已经被排除在这部电影的选角之外了。
但是,另外一个比较尴尬的问题是,英桥旗下,除开傅明礼,就没有别的特别出色的男演员了。
到最后,英桥只能选择让席巧上。
而苗阳旗下的男演员中,在顾承宣之前,还有一位更加有名,也获得过电影奖项的男演员,但是最终苗阳却选择了顾承宣,这本来显得有些奇怪。
但是陈覆在思索过后,猜测这其中可能有一些利益交换,才会让顾承宣这样的,可以说是新人电影演员的人,登上大荧幕。
从未在电影领域取得瞩目成就的顾承宣,比不上席巧的地位与身份,别人自然会以为,席巧才是《太岁》的票房担当。
这样,在后续的营销宣传、乃至于整部电影中,别人都会更加地关注席巧的存在;电影真正的大男主顾承宣,反而被夺了势头。
如果后续《太岁》的票房足够高的话,那么这份实绩,说不定就成了她席巧的,而并不属于顾承宣了。
为什么?
因为席巧才是前辈;在观众们眼里,她才是担票房的那个主角。
正是因为这样,席巧现在才要加戏,让自己票房担当的名头名副其实。
但是对于这种局面,苗阳和顾承宣不会想不到吗?他们一定也有过对应的预案,并且有过一定的把握,才决意让顾承宣来接这部戏。
他们的把握在哪里?
在于顾承宣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