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不远处的白静听到小钱说出的数字,心里有种不太好的预感,看着自家的粮食,她连忙扯了扯蔡副团长∶"你快看看咱们家的有没有这么重!"
蔡副团长觉得她简直是在无理取闹∶"这里又没秤,我怎么看?"
"你用手提着试试看啊!万一咱们没那么重不就完蛋了?"白静急得不行。
"有什么好着急的啊,那才一袋好吗,后面谁知道有多重?"蔡副团长心里也着急,但他知道自己后面不远处站着的就是韩烈,他可不能让韩烈看了自己的笑话。
故作冷静的道∶"说不定再称就连一百斤都没有了!我可不信他每一袋都能有两百多斤!"
蔡副团长没说错,现在确实还只是一个袋子的重量,后面有多少谁都不知道。但他没想到的是,随着第二个袋子、第三个袋子被陆续的搬了上去,一个又一个的数字用小钱的嘴里念了出来,众人才发现,后面的重量不仅没有减少,反倒还越来越多了起来,每一个麻布袋的重量都在两百斤以上。
柳素素的手看似在飞快的写着,但只有她自己知道心里有多紧张,不停的期待着下一个数字大一点,再大一点,手心里冒出了一层汗,连笔都快捏不住了。
等到小钱一停下来,张团长飞快的看着她∶"小柳,总数多少?"
柳素素这才反应过来第一户人家的粮食已经全部称完了,她飞快的扫了一眼,说出了一个数字∶"八百三十斤。"
八百三十?
一瞬间,张团长,包括听到柳素素声音的所有人都愣住了。
这也就是说,光是这一季的收成,排在第一户的人家里这一次就有了将近八百斤的粮食产量!
张团长咽了口唾沫,有些不敢相信∶"小柳你没算错?"
他已经等不及柳素素回答了,自己飞快的把记录表抢了过去,一个个数字在心里加加减减,越加心里越是震惊∶"是八百三十!真的是八百三十!"
张团长话音刚阔,"轰"的一声,所有原本还不敢相信自己耳朵的人全都炸了起来!
"竟然真的有八百三!八百三这人均得多少……得有将近两百八了吧!"
"我的亲娘啊,我记得去年的人均才两百二不到吧,这是,这是涨了快六十斤啊!"
人均涨了六十斤粮食放在未来可能根本不算什么,但在现在这种时候,哪怕只有一两粮食都可能能救一个人的命,更别提是足足六十斤了!
一瞬间,那些家里同样安装了水管的人都沸腾了!
虽然他们家的粮食还没称,而且也不是每个人家里的数量都能一模一样,可都是一块地,还都装了水管,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吧?就算没六十斤,有个四十五十斤也都是好的啊!
"我就知道,跟着部队走准没错,幸好啊幸好我当时舍得花了这笔钱,这要是没花还能有这么多粮食吗?"
"六十斤啊,这能省下来多少钱啊,就今年一年,都能把水管的钱直接赚回来还有多的了!"
"不止呢,你没听张团长之前说啊,咱们还要种第二季粮食!要是田里真能再产出一季,半年就把水管的钱赚回来了。"
众人越说越激动,恨不得现在就赶紧去田里,再种一批粮食出来!毕竟这可都是实实在在的粮食啊,收多少,自己家里就有多少,要是能多到把整个地窖装满,就再也不用担心饿肚子的事了!
他们的兴高采烈的模样,和另外一小批人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白静站在人群里,垮着脸,看着周围那些人高兴的话都说不清楚了,指甲都差点没把手心给抠破。
她狠狠的朝着蔡副团长身上拍了一掌∶"还愣着干什么,赶紧走啊!"
蔡副团长心里也特别不是滋味,虽然他手里没称,但干惯了农活的人手里多少都有些感觉,今天把粮食装在板车上时,蔡副团长就感觉出来了,他们家所有的粮食加起来,估计五百斤都没有!
他累死累活忙了这么久,还没称呢,就比别人少了一大半!
就这还留在这里干嘛?给那些人当笑柄吗?
蔡副团长忍不住了,背起自家的粮食,和白静两人灰溜溜的走了。
其实他们完全想太多了,要放在往常,大家可能还真会笑话一下,但今天,大伙高兴都来不及了,还哪有心思去管他们家那些破事。
就连两人抱头鼠窜的离开,除了不远处的韩烈看了一眼外,其他人连个眼神都没给。
他们就想着能快点称重,让他们看看自家的粮食能有多少!
听着大家激动又兴奋的讨论声,柳素素也高兴,不仅高兴,心里那块久久悬着的石头才终于弄了地。
即便她对现在粮食产量不了解,这会儿也能明白过来了,人均的重量算下来能多到六十斤左右已经是特别不错了。
而且这还只是一季,只用了滴灌的法子而已,如果加上今年剩下的一季,还有明年的日子,再把沼气池产生的肥料也考虑进去,产量增加的只会更多!
这样一来,说不定他们还真的能度过那三年无比恐怖的饥荒呢?
柳素素松了口气,一直紧绷着的脸上,这才缓缓的出现了些许笑容。
刚这么想着,下一秒双手就被人拽住了。
正是第一个称重的杜嫂子,此时的她,脑海里回想着被张团长念出来的那个数字,整个人兴奋的都无语伦次了。
"太好了!太好了!这至少提高了三成啊!小柳,谢谢你,真的谢谢你!嫂子果然没信错你!"第一个称重的这户人家正好是杜嫂子家的,昨天在家她都在忐,不知道这次究竟有多少粮食,现在看到这个数量后,她才终于放心了。
杜嫂子家里条件本来就不怎么样,孩子还多,每年男人辛辛苦苦发的一点津贴,连肉都不敢吃,就用来买粮食了,所以当初决定要不要买水管时,她才格外纠结,又不想放过这么好的机会,但又怕钱会白白浪费。
后来还是柳素素找了过来,特意来劝她,拉着她道∶"嫂子,你放心,这个绝对是没问题的,我虽然不知道加了水管后咱们的产量能提高多少,但无论如何都会涨的,我希望你能去试一试,只要能多起来,家里的日子肯定能好不少!"
杜嫂子听了这话,最后才终于决定了,把家里压箱底的钱都拿了出来,交了水管的费用。
她当时也没抱太大的期待,只想着能稍微多一点说不定也好啊,完全没想到竟然会多这么多,一瞬间,杜嫂子高兴的手都没地方放了,握着柳素素的手,谢了一遍又一遍,眼里都泛着泪花了。
而像杜嫂子这么喜悦的人还大有人在。
从早上一直到傍晚,持续了整整一天的称重,只要是家里装了水管的人,最后的结果都没有不令人惊讶的。
不仅是他们自己惊讶,柳素素、张团长,还有办公室的每一个人,脸上的笑容都没停过,尤其是张团长,嗓子都嘶哑了,等到晚上六点多,终于把所有人都称重完了之后,才轮到他们军队自己的粮食总量。
如果说一开始张团长等人还紧张的不行的话,现在心里就只剩下期待了。毕竟大家的粮食收成都能不错的前提下,没理由他们的产量会有多差。
最后的结果果然没有另所有人失望,当小钱把写满了数字的纸递过去,张团长打着手电筒敲了敲手里的算盘,下一秒直接大喊了起来∶"六十三斤!所有的总数加起来,比去年的人均足足多了六十三斤!!"
"六十三斤?!太好了!太好了!!"
瞬间,一个个二十多岁的人兴奋的差点没跳起来!口中除了最简单的庆祝,已经说不出别的话来了。
没有人知道,这些天以来他们背负了多大的压力。
从一开始决定装水管,到处都是质疑的声音,质疑他们该不该花这么多钱,质疑他们为什么要投入这么大的人力,质疑他们的辛苦会不会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虽然大家表面上什么都不说,但其实谁都清楚,只要这次的结果不尽人意,不仅仅是军队,就连广大军属他们都没法交代。
现在的谁家的钱不是一滴汗一滴汗换回来的,如果这次只是白用功一场,不但浪费了大家的钱,还有信任,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任何人会相信他们!可能连军务处的工作都做不下去了。
尤其是张团长,这个整天看上去都笑呵呵的男人,此时捏着算盘直接哭了起来。
谁都想不到,他一个人承担了多大的责任,不单单要背负起军队的期望,军属同志的疑问,还不能让办公室的同志们知道这些,不能让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受到打击。
他盯着数字看了一遍又一遍,明明此时天色已经大黑,关掉手电筒,连人都有些看不清楚了,但他就觉得纸上的那些数字仿佛在发光一样。
张团长紧紧的握着柳素素的手,认真道∶"小柳,我们做到了!我们做到了啊!"
对的,他们做到了。
从称上数量出来的那一刻开始,就有不少人对着柳素素说感谢,拉着她的手对她说着感激的话。大家都觉得,是柳素素,都是因为她,水管和滴灌才能推广出来,才会让他们所有人享受到丰收的这刻。
但柳素素心里明白,这并不是因为她,就靠她一个人的力量,别说在饥荒前了,哪怕是花上几十年的功夫都可能做不到这一步。
能有现在这个成果,是他们整个办公室,整个军队的功劳。
从确定要进行滴灌建设的那一天起,所有的同事,所有的领导都对她的想法无比的信任,会计部不愿意拨款,张团长一次又一次的上门;水管做不出来,小钱一趟又一趟的跑到工厂进行交涉;其他人不相信水管的作用,大家一遍又一遍的做着思想工作……
柳素素从前还不觉得有什么,她一直认为,自己只是在为了一年多以后的饥荒,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而已,这不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