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第 33 章

"团长,水泵都关了吗?"猜到这几天会下雨,他们早就做好了准备,水管是胶质的,放在外面不怕水,而且那么长的水管,根本就不好收。

但水泵就不一样了,这种机器泡水久了很容易烂,花了大价钱买回来的,一定要精细点照料。

"关了,我刚和小钱一起去关的。"之前不知道什么时候下雨,不敢关的太早,这会儿天色都这么吓人了,也就不用担心了。

张团长说完,想到沼气池的事,"小柳,我明天去你家看看情况?"

园子里的菜一长好,柳素素就和张团长说了这件事,让他可以过来检验结果了,张团长这两天正忙,也是今天才得空,哪知天气说变就变,又要忙田里水管的事,只能明天再去了。

柳素素点点头∶"当然行,团长,您之前不是说赵部长想过来看看吧,到时候他有空吗?"

张团长一愣∶"有空倒是有空,不过小柳,要不还是我先看看再说?"

这话说的委婉,但柳素素一听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您是怕菜长得不好,赵部长看完后更加不同意?"

柳素素过来上了这么久的班,张团长也知道她不是那种听不得坏话的人,立马点了点头∶"你是不知道,上次我过去的时候,那姓赵的态度有多不好!"

两人本来就互相看不顺眼,现在知道张团长竟然还想修沼气池之后,赵部长差点没跳起来,说什么都不答应,张团长又是个性子急的人,两人直接就在办公室里吵了起来,后来还是钟师长知道了,把两人都劝了劝,让赵部长松了口。

说只要沼气池真的有用,效果真的足够好,那就愿意建。

张团长知道,赵部长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心里面不定怎么憋着坏呢,但凡他们交出来的结果有点不好的地方,他绝对会小题大做,直接跑到钟师长那里狠狠的参他一本。

他可不能给那老不修的这么个机会!

柳素素笑道∶"团长您放心,肯定没问题的,不信您可以问问吕嫂子和小楠,她们今天正好看到了。"

要说现在吕灵芝和陈楠心里最在意的事是什么,绝对非沼气池莫属了!

自从两人看到了柳素素园子的菜长得有多好,脑子里根本克制不住的一直在想,这要是她们家也有该多好,种出的红薯和土豆那个头该有多大啊!

所以此时柳素素话音刚落,两人根本迫不及待的说了起来,虽说她们不懂什么沼气池,但她们也是庄稼人啊,而且口才好,尤其是吕灵芝,那形容出来,把张团长哄的一愣一愣的∶"真有这么好?"

"当然啦,绝对不骗人!"吕灵芝斩钉截铁的道。

张团长想了想,狠狠点头∶"行!那我明天就叫上赵部长一起过去,小柳,你先准备准备!"这一次他一定要好好的得意一回,看那赵伟斌还敢不敢笑话他!

柳素素笑着点点头∶"好,我明天就在家里等您和赵部长过来。"

张团长还有事,说完就走了,柳素素三人则是继续朝着供销社走去。

不出所料,这会儿供销社的人比往常都多,大家以前都被这暴雨天气弄怕了,一看到天色出来问题,立马就反应过来往供销社跑。

也幸好是军区人多,供销社也大,不然他们来得晚的,都要站在外面等了。

平常排队倒没什么,但现在外面天色黑沉沉的,不管是谁都想找点回去,柳素素往外看了眼,微微拧起了眉。

虽然她出来的时候叮嘱了几个孩子不要乱跑,韩锦和韩绣绣还好,韩前韩程两兄弟她是真的不敢保证会不会乖乖听话。

但没办法,越着急时间反而过得越快,差不多等了半个小时,才终于轮到了柳素素,肉和鱼早就卖光了,不过她早就想到了这一点,所以也没多失落,直接把这个月的细粮票都拿了出来,买了五斤富强粉和三斤玉米粉。

这个月的鸡蛋还没换,她又把粮本递了过去,要了十个鸡蛋。

"现在只有七个了。"售货员道。

"那行吧,先给我拿七个。"柳素素接过鸡蛋,在一边等吕灵芝和陈楠,看着两人也买好了东西,刚准备走,突然被陈楠拽住了,冲着她们使了个眼神。

柳素素立马反应过来了,她怎么差点就忘记陈楠的婆家嫂子还在这边上班了。

三个人小心翼翼的走过去,邢大嫂早就准备好了,见她们一来,就拿了一袋东西出来。

"面粉?"陈楠道。

邢大嫂摆摆手∶"今天没面粉了,只有荞麦粉。"

陈楠动作一顿,往年到了这段时期,她也会来供销社买东西,因为在这边上过班,所以她知道,这种雨水多的天气,供销社会尽可能的把面粉这些容易上潮的东西处理出去,这时候内部员工就很容易拿到优惠价。

往常此时她都会托邢大嫂帮自己买一些,这次自然也不例外,因为想着柳素素和吕灵芝也要,就让邢大嫂帮自己买十五斤,大家一分。

邢大嫂嘴上答应的好好的,陈楠就以为这事十拿九稳了,结果现在拿给她的却是荞麦面,而目看起来最多只有七八斤。

荞麦粉也叫粉,但味道比起面粉来说差太多了,口感粗糙,不顶饿,还算是细粮,因此根本没多少人买,现在邢大嫂把这个给她,还算哪门子的帮忙?要是想要这个,陈楠自己都能买到一大袋了。

但左右算个粮食,现在又有不少人在这,陈楠不敢声张,只能脸色不太好的拿着荞麦粉出来了,一出来就道∶"我原本让我嫂子准备的是面粉,结果变成这了。你们要不,不要的话我自己拿回去吃也行。"

吕灵芝也不爱吃这个,但陈楠是一片好心,怎么可能不要∶"要,待会儿给我拿两斤吧。"

她是给陈楠面子,但柳素素就是真的爱吃了,她记得荞麦粉做成的凉面味道挺不错的,现在天气热,要是没食欲的话吃这个就最好了。

"我也要,我要三斤吧?不过咱们得快点走了,马上就要下雨了。"

这会儿的天色可以称得上是"黑云压城城欲摧",几人也顾不上分面粉了,拿着东西就打算回去再说,不然雨下下来,即便有蓑衣,东西肯定是会淋湿的。

也幸好是跑得快,等柳素素刚一进走廊,连堂屋都还没进呢,"啪嗒,啪嗒"豆大的雨珠就一颗颗的滴落在了地面上,溅起了满地的灰尘,眨眼的功夫,地上就湿了一片。

柳素素是跑回来的,累的气喘吁吁,韩锦立马跑了过来,端了一杯水递给她∶"姨,喝水。"

柳素素喝了一大口,笑着摸了摸他的小脑袋∶"真甜,谢谢小锦。"

韩程则是围着柳素素买回来的东西打转,想知道里面有没有好吃的。柳素素一边穿蓑衣一边道∶"小程,和哥哥姐姐一起把东西拿进去,小心蛋别打碎了。"

韩程看他娘又开始穿蓑衣了,忙问道∶"娘,你还要出去啊?"

"不,我把菜给遮一下。"现在刚下雨,雨势就这么大,可想而知这场雨不会小,柳素素怕雨下的太大了把还没长大的花生和黄豆秧苗给冲跑,之前邢小军去市里的时候,她就让他给自己带了一块大的雨布过来,这会儿正好派上用场。

雨布盖上,周围都用石头压住,确定不会被风吹跑后,柳素素又把鸡圈旁的木头移开,露出里面摆放整齐的砖头。

这是韩烈离开之前,柳素素特意让他去砖厂买回来的。

砖块不便宜,柳素素没舍得让他买太多,此时一块块的砖头搬下来,摆在院子里,渐渐的垒成了-个差不多有一米八乘两米的长方形池子,柳素素拿出铁锹又从白静之前的园子里,铲了不少土放在里面,等到池子逐渐被填满后,这才用铁锹拍严实,停了下来。

没错,她还是没放弃种水稻的想法。

之前让韩烈买砖头,也是想到了现在会下大雨的情况,这段时间的雨水最为丰沛,过了这一次,军区这边顶多再下两三场雨就会陷入干旱了,所以这一次算是她今年最后的机会。

把泥土放在雨水下,让它们被充分的浸湿,因为底下用了砖块隔绝,所以不用怕水分会直接渗诱进土地里,等过两天,土里的水分一够,她就可以开始再一次尝试了。

做完了这些,柳素素这才拖着重重的蓑衣,走上了走廊。

饶是她力气不小,这么挖来挖去的,也被累得不行,幸好几个小家伙懂事,见她没力气了,韩锦又去接了一杯白糖水,韩绣绣给她拿来了椅子,韩前则是用小手替她捶背,只有韩程这个小活宝,拿出自己珍藏已久的奶糖,颇为不舍的递了过来∶

"娘,你辛苦了,吃颗糖吧?"

"娘吃糖可没用。"虽然不想吃糖,但不得不感叹,自己家这几个孩子养了还是有点用的。

"有用的娘,我每次一累或者一不开心,吃个糖就好啦!娘你快试试看呀。"韩程就属于那种虽然舍不得,但你要是不喜欢我的宝贝,那我一定要安利出去的典型代表。

柳素素见他眼珠子都快黏在糖上舍不得挪下来了,还要一边吞口水一边把糖塞给她,老母亲莫名就有些感动了,薅了薅小家伙的脑袋,可真是娘的傻娃娃呀!

"娘要吃了饭才开心,不喜欢吃糖。"

她这么一说,韩程才发现不觉间已经到了吃饭的时候,反应过来后就觉得小肚子饿了,"那娘你快去做饭吧,小程也饿啦!"

"行,你们别出去了,看好鸡,别让它们淋雨,娘去做饭。"

今天刚抓了鱼,中午当然要趁新鲜做鱼吃了,加上买回来的面粉,柳素素准备做成鱼汤面吃。

河里抓到的鱼除了两条草鱼外,剩下的就是鲫鱼。草鱼刺少,适合红烧,而鲫鱼味道则更加鲜美一些,用这个来煲汤更好。

去掉鱼鳞鱼鳃,把新鲜的鲫鱼先放在已经炒香了姜葱蒜的锅里面煎一煎,等到两面焦黄后,就往里面加水,盖上锅盖小火慢慢煨着就行了。

烧火的事不用她担心,韩锦能做得很好,柳素素就趁这个机会揉面。

其实韩烈今天一大早就走了,加上怕下雨,一直忙的歇口气的时间都没有,柳素素也没感觉有什么,此时稍微闲下来了,家里只有几个孩子的声音,柳素素突然有些想韩烈了。

只要他在家的时候,揉面的活一直都是他干的。

男人力气大,手也大,小小的面团不一会儿就给揉好了。

"姨?"韩锦发现柳素素突然停下了手里的动作,望着盆里发呆,有些担忧的喊道。

柳素素忙道∶"姨没事,小锦饿了吧,很快就吃饭了。"

"姨,头发湿了。"韩锦突然道。

柳素素刚刚出去忙活,虽然是穿了蓑衣又戴了帽子的,但还是被淋湿了一些,头发上冒着水珠。

她笑了笑道∶"没事,待会姨洗个头就行了。"

正好现在家里有洗发水.洗头也不是那么折磨人的事了。

"嗯。"韩锦用力的点点小脑袋。

面团揉好发好,拉成粗细均匀的面条,锅里的鱼汤也就煲好了,奶白色的汤喝上一口就无比鲜香,鱼好,多余的东西也不用放,直接往里面加点盐和葱花就行了。

等到面条煮熟,捞出放在碗里,再往里面倒入白白的鱼汤。

柳素素怕几个孩子嫌味道太淡了,突然想起来之前用野鸭蛋做的咸蛋应该也差不多了,就拿了三个出来,洗干净黄泥后,放在面汤里一起煮着。

面条熟了,咸鸭蛋也就差不多了,捞出来,用刀从中间劈开,"咔嚓"一声,只见无比诱人的油从蛋黄里流了出来,看着这一幕,柳素素就知道成了。

一人半个咸鸭蛋,放在面条里就能开饭。

怕孩子们被鱼刺卡到,柳素素就没有把鱼盛出来,还放在锅里面热着∶"要吃鱼的话自己夹,但是要小心点,千万不要卡住了知道吗?"

小萝卜头们被鲜美筋道的鱼汤面吸引了全部的注意,说不了话,只能点点头来回应她。

柳素素也端起碗喝了一口热平平的鱼汤,顿时感觉整个人都舒服了不少,胃里仿佛有暖流划过般,再吃上一口腌制的恰到好处的咸鸭蛋,胃口又立马被引诱了起来。

窗外的雨滴下个不停,屋子里她带着孩子们围着锅炉吃饭,又暖和又自在。

这场雨的确如同猜测的那样,下了一天一夜都没停,看着天边一层又一层的黑云,即便没有收音机听天气预报也能猜到,短时间内肯定是停不了的。

因此,一大早,吕灵芝就过来了,问柳素素要不要去供销社再买点东西。

柳素素也想去,但她不知道张团长和赵部长什么时候过来,只能在屋里等他们。

"行,那你要什么,我给你带过来吧?"

柳素素连忙道了声谢,从屋子里把钱和票拿出来递给她∶"多谢嫂子,什么都行,你买的多给我捎一份就可以了。"

"好,我买完了来找你。"

吕灵芝一走,柳素素就拿着小板凳,坐在走廊上,准备开始撇竹子。

竹子是韩烈走之前在山上砍的细竹子,也是柳素素最开始用来做水管的那种,比较细而且足够软,柳素素特意让他给自己砍回来编凉席的。

上次两人去县城领结婚证的时候,柳素素就打算在百货大楼买凉席的,但因为太贵了,足足要五块钱,实在舍不得就先放弃了。

可这边到了六月就开始热,七八月更是热的不行,没空调没电扇的,要是连凉席都没有那就真的过不下去了。

所以上次她特意让邢小军帮忙在百货大楼,找了这种专门用来撇竹片的小刀,一插下去,就能把柔软的竹皮翘起来,全都撇下来之后就能编成凉席了。

理论原理她都懂,但还从来没实践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