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辞绝对是个非常捧场的儿子。

哪怕尔雅将故事讲的没有一点跌宕起伏,他还是能一脸真诚的赞叹:

“娘,你真的好厉害,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尔雅被卫辞真诚的夸赞逗乐了,忍不住摸了摸他的脑袋,又给他夹了一筷子菜。

卫辞见状也给尔雅夹菜,母子两人十分腻歪,看得坐在一旁的卫岳牙都酸了。

他不由得敲了敲桌子,卫辞刚想询问尔雅具体是怎么救的荣家小少爷,就听到敲完桌子的卫岳询问他:

“府学岁考快到了吧?郑夫子什么时候到?”

就像现代很多家长一想训孩子就提成绩一样,卫岳也询问起了卫辞的学业。

府学岁考有点像现代大学的期末考试,俗话说讨饭怕狗咬,秀才怕岁考。

岁考是由学政主持的一种考试,隔一年一次,都是在年底进行。

考试结果分成一到六等,一等最好,还有机会成为廪生。

六等最次,若是秀才连续两次考试结果为六等,就会被开除秀才队伍。

卫辞目前就是廪生,可以享受朝廷每年六两的津贴。

但如果明年他还想继续保持廪生名额,岁考中就必须要得到一等。

他的启蒙夫子郑夫子也是秀才,不出意外也是要到府学参加岁考的。

古人极为尊师重道,郑夫子曾教过卫辞。

如今卫家住在府城,郑夫子冒着风雪到府城考试,卫家自然要接待他。

前两天卫辞就告诉尔雅要把东厢房收拾出来,到时候给郑夫子住。

提起岁考和郑夫子卫辞也有话说:

“就这两天了,爹,郑夫子年纪大了,晚上睡觉肯定怕冷。

明天你去西市买些炭火,等郑夫子来了晚上能烧炭取暖。”

听到儿子对夫子考虑的这么周全,卫岳又有点心酸了。

他儿子怎么不怕他冷?怎么不说给他也买点炭火晚上取暖呢?

卫岳此时完全忘了郑夫子都快六十了,花甲之年放到古代算是长寿了。

郑夫子冒着风雪到府城参加岁考,卫辞可不要细心点。

否则万一在这出点啥事,以后他们回章阳县都没脸见郑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