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墨此话已经是明晃晃的威胁了,王掌柜闻言心中十分不快。

作为清风书店的大掌柜,侍墨这么跟他说话,也不太客气了。

但就算如此,王掌柜也没有赌气说这新本书不要了。

这虽然才是川粤客送来的第二本书,但王掌柜却从这本书中,

看出了与《莫欺少年穷》如出一辙的一种感觉,那就是抓心挠肺。

当初川粤客第一次送书来时,因为《莫欺少年穷》过于大白话的书写方式,他也不太看好。

觉得太过通俗,那些常看话本的书生应该不会买账。

不过因为他看得热血沸腾,自己的情绪跟着书中的人物跌宕起伏。

所以才想着收了算了,并给出了一两银子的润笔费。

谁知道《莫欺少年穷》一经上市很快就卖断货了。

看书的人涵盖三教九流,书院的书生都不算主力军。

靠着一本书,他们清风书店赚的盆满钵满。

现在王掌柜又从川粤客的这本《少年包青天》中,

感受到了跟《莫欺少年穷》一样百爪挠心,情绪跌宕起伏的感觉。

王掌柜作为古人,他不懂什么期待感,钩子之类的写作手法。

他只知道他特别想马上看到《少年包青天》第一案的凶手是谁,作案手法是什么,为此他不惜花点钱。

连看了无数本话本小说的他尚且如此,但这本书要是放出去,引起的讨论度绝对不会输给《莫欺少年穷》。

这样一本书,王掌柜怎么可能眼睁睁看着它被卖给墨香斋。

可让他补二百两银子给川粤客,他又实在痛心,王掌柜一时纠结起来。

侍墨可没那么多功夫跟王掌柜纠结,他催促道:

“王大掌柜,你快说给不给吧,我们家主人还等着我回去伺候呢。

你说你都靠着我家主人的书赚了多少钱了,眼下只让你补二百。

跟你赚的一比,还不是九牛一毛,我可听说,

我家主人的书卖的最好的时候,你们的价格可是一两银子一本。

二百两也才二百本书,算不得什么吧。”

王掌柜不赞同此话:

“程小哥,你说的简单,你只看我卖了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