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上。
当黄柏谦的真面目露出来,弹幕区立马陷入了一片癫狂。
“我天,真的是黄柏谦!”
“这节目是真火了啊,竟然把谦爷都给请来了!”
“黄柏谦!!!!”
“有一说一,黄柏谦实力真的强吗,偏流量歌手吧!”
“这个是真的火!”
“……”
网友态度的两极分化,充分说明了音乐圈在经历了流量洗礼后,目前呈现出的一种割裂感。
表面上,观众们深受流量的毒害,所以在流量时代告终后,大家会过分地追求实力,以至于到了一种“唯实力论”的地步。
林深时数次塌房,最终都能安然无恙地挺过来,就是最好的证明。
观众之所以一次又一次地原谅他,无外乎是他真的很强,创作能力根本吊打整个音乐圈。
这种只看实力的做法,说是矫枉过正,也不为过!
可实际上,流量根本杀不死!
流量时代的到来,并不是几个半男不女的小鲜肉导致的,而是一直都存在。
即便是互联网远远不如现代发达的三十四年前,艺人们除了专心搞作品以外,艺术海报、个人写真、线下签售等,照旧卖的飞起。
不是当明星的唯利是图,而是普通民众就是有偶像崇拜的需求。
存在即合理。
这种盲目“追星”的风潮,不是有了互联网才产生的,只是在互联网时代被无限放大和发酵了而已。
如今的蓝星娱乐圈,虽说经过了一轮“去流量化”的洗礼。
但网友的偶像崇拜需求是根本去不掉的。
更何况,那些流量明星也不是傻子,不会坐在那里等着被市场淘汰!
歌手也好,演员也罢,都是看市场风向吃饭。
市场需要流量,他们就没底线地炒作、博眼球,市场假正经说不需要,他们也已经积攒了一定的圈内资源,转型成实力派也是很容易的事。
毕竟,实力派也没那么邪乎。
什么叫实力派?
演哭戏能哭出来,唱歌能有感情,就叫实力派!
不是人人都要演成叶梦那样,唱歌唱成梁艺纯那样,才叫实力派。
这个圈子里,“伪实力派”不要太多,粉丝吹着,路人懒得较真,刺头的眼睛都在那些作死的明星身上。
所以,那种由流量转型过来的半瓶子水艺人,只要自己不在私德上作妖,照样能在这个圈子里混得风生水起。
黄柏谦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代表!
你说他演技好吧,这么多年没拿过一个主流奖项,但水奖影帝、视帝也攒了一堆。
观众一查百科,好家伙,这个影展,那个金奖,谁也不懂哪座奖杯有含金量,于是自动将其默认为实力派。
其实呢,演了这么多年的角色,始终都是在演他自己。
你说他唱功好吧,代表作就那么两首,而且要高音没高音,要技巧没技巧,纯纯是词曲出彩,换个人唱能成为经典,被他唱也就勉强流行。
但就是这么个人,愣是被包装成了超一线顶级天王,短视频平台一大堆他如何如何不容易,如何如何单纯善良,如何如何致力慈善的视频,每一个都点赞好几十万!
这还不是粉丝自嗨。
而是广大路人,都认为他特别有实力,人品又扎实,从而对其进行衷心的拥护。
林深时的实力毫无疑问是远超过他。
但要论人品和口碑,在现在的网络舆论下,他就是拍马也赶不上。
两人之间差了不是一星半点!
这份差距,当黄柏谦的真面目在镜头前出现后,愈发突显出来。
现场的热烈掌声,持续了将近一分钟才停下来。
黄柏谦带来了他最出名的一手代表作《蓝色的海》。
一曲毕,又是全场欢呼,观众席更是有好几个人听得直接落泪了。
林深时作为串讲人,在侧舞台也是现场听完了整首歌,全程面无表情,波澜不惊。
这歌词曲很好,有点类似前世地球上的一首经典悲情歌《I believe》,虽然没有躁动的高音,但直击人心的旋律,杀伤力一点也不比那些炸场子的歌弱。
如果换一个更有实力的歌手唱,这歌甚至是能直接冲击第一名的程度。
但黄柏谦唱的话……
总觉得哪里不到位,好似隔靴搔痒一般。
不过现场反应,还是非常好的,掌声经久不息。
……
随着最后一位歌手演唱完毕,第三期的竞演正式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