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清岁让她不必放在心上。

“举手之劳而已,曲三小姐不必客气。”

曲三小姐一脸认真:“若非夫人援手,我还不知要怎么下山呢,不好好感谢可说不过去。”

冯清岁见她坚持,便没再劝。

翌日,这位曲三小姐坐了一乘软轿来纪府。

她的踝骨虽已复位,关节仍然高肿,尚不能下地走路,软轿一路从纪府门口抬到内院。

先是拜会了戚氏,等冯清岁过来,又命丫鬟呈了一盒珍珠给冯清岁。

“一点谢意,请夫人收下。”

冯清岁没有推拒,笑道:“曲小姐真是个急性子,脚还没好就急着答谢。”

曲三小姐红着脸道:“我早就听说过夫人,慕名已久,一直想结识,如今逮到机会,自然要趁热打铁。”

“慕名?”

冯清岁挑眉。

倒是不知京中居然有贵女仰慕她。

也不知慕的什么名。

“我对医术颇感兴趣,”曲三小姐道,“只是闺阁女子,无缘学医,唯有看看医书,夫人却习了一身好医术,如何不令我羡慕?”

原来如此。

竟是位好医术的小姐。

冯清岁便问她:“你都看过哪些医书?”

“《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难经》、《伤寒病杂论》这四本都看了,只是囫囵吞枣,不解其意。”

曲三小姐回道。

“只盼日后能向夫人请教一二,不求融会贯通,能大略明白平日头疼脑热怎么回事,就已足矣。不知夫人是否愿意指点?”

冯清岁笑道:“曲小姐有心学习,我自然不吝分享。”

曲三小姐喜上眉梢。

从这天开始,果真每天都来纪府拜访冯清岁,请她讲解医书。

初时冯清岁以为她真心想学医,倒也悉心讲解,但很快发现,她提的问题虽然像是认真思考过才有的疑惑,但她对简单的药理都一问三不知。

不免怀疑她是不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府里某个人。

这位曲三小姐说不定是借着学医来纪府,伺机接近纪长卿,好成就一番姻缘的。

但回想了一下曲三小姐来府里的时辰,又觉得不像。

她总是在上午过来,待个两刻钟就告辞,那会纪长卿还在上朝,她根本见不着纪长卿的面。

“莫非是我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