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来自各方势力的暗中抵制。太子和长公主虽然在江南科场舞弊案中损失惨重,但他们并未完全失去影响力。太子门下的官员们表面上唯唯诺诺,暗中却百般拖延,试图阻碍改革的推进。长公主更是通过她在朝堂上的亲信,不断向范安施压,试图让范安知难而退。
其次,是官员们的抵触情绪。范安提出的改革措施,打破了传统的官场规则,许多官员对此感到不满。他们习惯了论资排辈的晋升方式,对范安提出的“打破论资排辈,唯才是举”的理念极为反感。一些老资格的官员更是公开质疑范安的能力,认为他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后生,不懂官场的复杂。
范安深知,这些困难早在他的预料之中。他微微一笑,心中已经有了对策。
几日后
范安再次来到御书房,向庆帝汇报改革的进展。庆帝听完后,微微皱眉:“范安,你这改革推行得如何?朕听说,朝堂上阻力不小啊。”
范安微微一笑:“陛下,臣早已料到会有阻力。不过,臣自有应对之策。”
庆帝微微挑眉:“哦?说来听听。”
范安拱手道:“臣以为,改革之事,必须先从内部入手。臣已经安排吉宇等人,对京畿地区的官员进行逐一摸底,梳理出那些真正支持改革的官员,以及那些暗中抵制的官员。臣准备先从这些支持改革的官员入手,树立典型,以点带面,逐步推进改革。”
庆帝微微点头:“不错,你这办法可行。不过,那些暗中抵制的官员,你又该如何应对?”
(老登!你还没完了是吧?!我给你改,你就等结果就行了呗)
范安虽然心中吐槽,但表面还是微微一笑:“陛下,臣准备以江南科场舞弊案为鉴,对那些暗中抵制的官员进行一次‘大清洗’。”
庆帝微微一笑:“范安,你这手段倒是狠辣得很。不过,朕倒要看看,你这‘大清洗’能掀起多大的风浪!”
范安回到考功司后,立刻召集属官,继续推进改革。他命吉宇等人加快对京畿地区官员的考核进度,同时,他还亲自起草了一份《京畿地区吏治改革章程》,详细列出了改革的具体措施和实施细则。
范安将这份章程呈报给庆帝后,庆帝微微点头:“范安,你这章程写得不错。不过,此事牵涉甚广,你可不要操之过急哦~。”
范安微微一笑:“陛下放心,臣自然会谨慎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