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关于年轻刺史与公主殿下绯闻起始这

不过有《青玉案·元夕》的原稿堵嘴,离裹儿又是聪明人,估计不会漏口风,而且昨夜当众演戏,总不能自己拆台自己吧,后面肯定守口如瓶。

欧阳戎咳嗽捂嘴。

俗称晒徒。

“大师兄,我猜这首元宵词,应当是你在被林诚、王冷然排挤,贬官江州司马时,就已经在构思的了,对也不对?”

只见,街边一家珠宝行门口正走出一位欢喜笑颜的丰腴妇人,珠宝行小二客气恭敬的将她送出门去。

“大师兄去哪?”

“多谢公子夸奖。”裴十三娘脸色欣喜。

谢令姜一边接过阿父手中的折子,一边脸色好奇问。

“欸都是些老黄历了,檀郎怎么今天翻起来了。”

欧阳戎谦逊摆手。

孙行语气骄傲:“阿翁,我就说吧,这位贵公子只是想给天下可怜女子一个家。”

“阿翁,那个叫元怀民的公子,没骗咱们!”

根据小公主殿下所说,是她逛某处灯谜长廊时所赢得的……听店家说,还有一段难分难舍的姻缘故事在其中……

孙泽闻言,表情怔住……对啊,那位尊贵的小公主殿下不是在浔阳王府元宵宴上说,这根鸳鸯翡翠簪子是她在某个灯谜长廊上赢得的吗,讲的那个故事还是“元公子”找他讨要的,很可能她昨夜也在场。

“明白了,谢谢婶娘,这么看,娘亲这件遗物确实珍贵……”

“大师兄昨晚告别后,还跑去浔阳王府做元宵词了?”

不过谢令姜已经没空多问了,原本疑惑的眸光,已经被折子上的一首《青玉案·元夕》所吸引,再难挪开。

“良翰的修文馆学士之名果然名不虚传。”

走出八卦茶馆,孙泽一双眼睛已经瞪的浑圆,拍手道:“这次真八九不离十了。”

立即得知,此簪爆火正是因为某位小公主殿下在元宵宴会上亲自佩戴给它扬名,并且后面,这些殿下还当初公布了一首名叫《青玉案·元夕》的绝品元宵词,署名檀郎,而这个檀郎,众所周知是现任代理刺史欧阳良翰。

欧阳戎用力点头:“小师妹能这样想最好。”

甄淑媛眼眶一酸,不等她怅然,欧阳戎已经大步出门,看不清表情。

欧阳戎与谢令姜并肩站在江畔人群中,送谢旬、谢雪娥上船。

浔阳王府的元宵晚宴过后,翌日,一首《青玉案·元夕》在江州士林疯传。

上午巳初刻的阳光,将拍打岸堤的江水染的橙黄。

“好像是有这么个事,阿翁意思难道是……”

而伴随《青玉案·元夕》走红的,还有一物,是元宵晚宴结束前,浔阳王府小公主殿下佩戴的一枚鸳鸯翡翠簪子。

“年龄确实对不上,等等,二十出头,难道说是他……”

“好。”

“等等,马车停一下。”她不禁喊道。

欧阳戎追问:

“当初娘亲为我挑的那个童养媳,被接来咱家时,南陇赵氏有没有送这簪子?”

只见胖老头十分严肃的叮嘱道:“乖孙儿,此事千万不能乱说,咱们什么也不知道,明白吗?”

也是,到了谢旬这个阶段,個人的成就荣耀很多都已经大致可以望得到头了。

“监察院。”

在送行的一众有头有脸人物面前,谢旬容光焕发,指了指折子,抚掌笑说:

“这不巧了,那就以良翰之礼代替为师之礼,哈哈,想必他们肯定喜欢。”

不过旋即,孙泽噤若寒蝉起来。

“送婶娘了,中午不用等侄儿回来吃饭。”

“希望下次能梦到新的,大师兄能与我说。”

在欧阳戎熟练摆了摆它,甄淑媛神色愣愣,伸手接下打量。

“好奇。”他垂目:“想多听听娘亲的事情。”

他嘀咕间,耳边响起一连串的清脆木鱼声,微微一愣。

“不对啊,江州长史都三、四十岁了,那个折扇公子才多大啊,看起来就二十出头……”

欧阳戎所不知道的是,翌日的傍晚,经过从热闹东市走出的孙姓爷孙俩,表情目瞪口呆,不禁反复回头,望向把鸳鸯翡翠簪子炒到三、四十两一枚的东市某家珠宝行。

“回……槐叶巷。”

“开玩笑,她怎么可能会有,本就是偏房不受待见的哑女,要不是赵姐姐善心,哪有机会来咱们家享福。

胖老头孙泽突然噤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