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关于儿童救助基金会设立在华夏这件事,就引发出了不少话题。

“这种多国联合的基金形式,华夏方到底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意义重大,儿童救助基金会的成立,将预示着全球化的进程!”

“你不知道的背后,许参到底做了什么?”

……

这些问题的剖析视角颇为独特且深刻。

然而,尽管分析路径各异,最终的结论却不约而同地聚焦于华夏大国风范的主题上。

其实,关于儿童救助基金会的事情。

开始的时候,各国还在想着在国内成立了分支机构,他们多少会有点主动权。

可是,结果完全不是他们想得那样。

首先,财务透明化的严格要求,便从根本上遏制了任何企图在此方面做手脚的可能性。

其次,就资金募集情况而言,韩洲与樱花国的可支配资金实则有限。

原因在于,这些资金已通过多种途径悄然流向了华夏。

比如,在歌曲《亲爱的小孩》这首歌上,韩洲和樱花国的付费用户并不少。

但这首歌的版权归属于许参。

因此,这些收益均汇入了儿童救助基金会在华夏的总部。

再如,大宇火锅的慈善活动,在韩洲与樱花国也引发了慈善热潮。

但这些资金,同样是汇集到了大宇火锅华夏总部。

然后,大宇火锅总部再将这笔钱捐给儿童救助基金会。

正所谓谁掌握资金,谁就有话语权。

华夏方在这方面吃得死死的。

这一番操作下来,韩洲和樱花国的政要官员都懵了。

但他们又不敢大声嚷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