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
不少人以为。
接下来的故事,会围绕着刚才谈论县太爷被洋人打死的两位客人来进行。
然而王掌柜提醒过后,这两位客人就闭上了嘴巴,不谈这事了。
随后,有两位官差走了进来。
板着脸,目光从众人身上缓缓扫过。
茶馆里的动静瞬间安静了许多,直到这两位官差坐下喝茶,才重新热闹起来。
一位穿着灰色长褂、头上贴着狗皮膏药的算命先生来到茶馆里,四处揽生意,王掌柜称呼他为“唐铁嘴”,与他打了几句茬,送了他一碗茶,将其赶走。
唐铁嘴出门的同时,两个手里提着鸟笼子的客人迈步进来,向正在喝茶的客人们打声招呼。
“常四爷……”
“松二爷……”
在客人们的招呼声中,他们将鸟笼子挂起来,寻了个位置坐下。
这边刚坐下,便又有二人进来。
前面是一年轻人,张口便大声问道:“掌柜的,他们人呢?”
“都在后头呢……”
王掌柜话音未落,后面那人就来到了门口。
“德爷,他们都在后边呢!”
德爷摸了摸鼻子:“哥们儿,后边!”
说罢,迈着四方步,大模大样地往里走。
看到这里,观众们有些明白了——这是一个群像戏啊。
人物众多,特点鲜明。
不过,不论什么样的群像戏,都得有相对戏份较多的主角,来形成故事主线,推动剧情进展。
那么,这部话剧的主角是谁呢?
王掌柜?
不对。
虽然话剧开场没多久,但王掌柜那圆滑机灵、小心处事的性格和做派已经立住了。
这样的生意人,是不会和人起冲突的。
而故事,是需要矛盾和冲突的。
许多观众刚想到这里,舞台上面,冲突就起来了。
德爷正往里走。
常四爷和松二爷谈论。
松二爷看着德爷,对常四爷说道:“好像又有事啊?”
常四爷笑道:“嗨,反正啊,打不起来。要是真打的话,早到城外头去了,到茶馆来干嘛?”
这话落在德爷耳朵里,令其不快,止住脚步,拍桌子叫嚷道:“我说,你冲谁拽咧子呢?”
“你问我呢?”
“你说,我问谁呢?”
“花钱喝茶,难道还叫谁管着吗?”
“我说,这位爷……”
松二爷见常四爷和德爷语气不善,连忙搭茬,对德爷施了个礼:“您是营里当差的吧,来来来坐下喝一碗,我们也都是外场人……”
“哼哼……”
德爷却不买账,冷哼一声,道:“你管我当差不当差呢?”
常四爷毫不示弱地哼声道:“要抖威风跟洋人干去,洋人厉害,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尊家吃着官饷,可没见您去冲锋打仗!”
“怎么着?”
德爷不爽地走上前来:“你先甭管我敢不敢打洋人,我先管教管教你!”
随即便将常四爷的茶杯打翻在地,又挥拳向常四爷打去。
口中叫嚣着:“怎么着,怎么着,我打不了洋人,我还打不了你吗?”
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