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秦正阳的想法后,孙良满意的点了点头:“是个不错的战术”。
“表面上看,可能要耗费些精力,毕竟佯攻的时候,需要做足样子,弹药消耗上,可能也会多些,但如此做的优势便是,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我军伤亡”。
秦正阳笑了下:“老大,待你拿下了公大纱厂,明日去宝山一带修建防防御工事的时候,记得先去虹口区一趟,之前虹口区一战,我可不光是歼灭了几百个小鬼子,我还抓了一万多东洋人”。
“那些东洋人这些年没少在咱们的地盘上作威作福,也到了他们该还债的时候了”。
“我已经把那些东洋人组建成了国协军,日后战场之上,哪里需要修建防御工事,或者是咱们队伍中哪里需要从事体力劳动的时候,就让这群国协军将士,去劳动改造”。
孙良听闻此话后,双眼瞪了老大:“国协军?,你是认真的么?”。
秦正阳道:“当然是认真的,这件事情我不光是做了,而且还找记者拍了相片,沪上的报纸,明早应该就能刊登这一消息,至于江宁那边的报纸,两天之内也会大肆宣扬”。
“在此国破家亡之际,此举,也算是助长一下军民的抗战士气”。
孙良的三观简直被震的稀碎,但细细想来,好像也没什么不妥的,小鬼子自打侵略以来,组建的皇协军不计其数,现在全面战争已经爆发,他们能组建皇协军,难道我麾下就不能有一支国协军么?。
这支国协军虽说是秦正阳组建的,但在隶属问题上,绝对是隶属八十八师,自己身为师长,党国两百万部队,唯独自己麾下有一支国协军,说出去,也有面子。
更关键的是,国防部那边听闻此事后,或许会更加的大肆宣扬。
……
简单的聊了几句后,孙良便起身离去,他这位原本历史线上的抗战名将,目前还是要将主要心思放在公大纱厂一战上。
自己麾下一个团长一天的时间内连战连捷,歼敌一千多,自己这个师长亲自出手,若是以大半个师的兵力,一晚上还拿不下一个纱厂的话,那也太丢人了。
孙良走后,副官李健便笑嘻嘻的凑到了秦正阳身边,就在刚刚,李健也是听见孙良说出了,他可能调任七十九军做军长的事情:“师座,恭喜了,全面战争开启,孙良高升,您也跟着沾光”。
秦正阳道:“别乱叫,事情还不一定呢,万一孙师长走不了,我依旧是个团长”。
李健笑道:“我认为,没有这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