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 《奔跑吧》

酒店。

陆远的房间内,茶几上摆着满满当当的宵夜。

有比手臂还粗的皮皮虾,鲍鱼、螃蟹之类的海鲜,也有肉串、鳗鱼、生蚝之类的烧烤。

“还是大排档的味儿地道,市里的那些,全是哄骗外地人的。”

罗进夹起一个小鲍鱼,嚼两口,随后斟满三杯啤酒,扭头催促:“你俩搞快点啊,别磨蹭了。”

陆远和朱亚闻站在电视机前,摆弄着手机。

“别吵,正投屏呢,这破酒店的电视,和家里的有些不一样。”

罗进一脸嫌弃:“直接搜东方卫视不就好了,PPS也不靠咱们这一个数据。”

经过一番折腾,终于搞定。朱亚闻坐下,解释道:“那不一样,沙雕网友的弹幕才好玩呢,不看弹幕,乐趣可就少了一大半。”

罗进反驳:“我倒觉得弹幕挺影响观看体验的。”

陆远坐下,懒得搭理这两二货,捏着筷子就吃起来。

厦门是沿海城市,全年盛产海鲜,口味也是一绝。

电视上,PPS的界面映入眼帘。

自《来自星星的你》大火,平台分账近5亿,越来越多的公司选择在PPS上赌一把,影视内容也逐渐变得丰富。

朱亚闻的目光紧紧锁定电视屏幕,PPS首页上,占比最大的是正在热播剧推荐栏。

有悬疑恐怖片《灵魂摆渡》、都市大剧《咱们结婚吧》、迷你短剧《万万没想到》、《完美新娘》、《孩奴》、《胜女的代价2》.

质量层次不齐,但也有惊喜之作。

如《灵魂摆渡》《万万没想到》《咱们结婚吧》等。

位于首页最右端,还设有一个实时热度排行榜。

第一名是早已完结的《来自星星的你》,紧随其后的是热播剧《灵魂摆渡》,即将开播的综艺《奔跑吧》位居第三。

而令人意外的是,小成本制作的《万万没想到》竟然跻身第四!

“来,走一个!”

朱亚闻举杯,咂吧着嘴:“《万万没想到》比我预期的好看的多,脑洞大开,各种网络梗、恶搞历史典故、名著经典、热门影视作品、娱乐圈、网络游戏、热门段子等,很多我都没听过,感觉自己老了,一边看弹幕一边百度。”

“对对对,糖糖给我推荐的,我这几天正在追。”罗进附和。

“你感觉怎么样?”陆远询问。

罗进正吃着生蚝,动作一顿:“刚开始觉得这什嘛玩意儿,哪有这么做特效的,五毛钱都不要吧,剧情更是离谱,结果看了两集就停不下来,笑点密集,时间短,上厕所,等个车,特打发时间。”

陆远微微颔首,《万万没想到》开播有几天了,成绩远超PPS内容部员工的预期。

每集很短,只有5分钟,内容浮夸,围绕主人公王大锤的离奇遭遇展开。

王大锤总会遇到各种奇葩、穿越的情境,如与历史人物刘备、阿斗的相遇,或是陷入低成本武侠剧的怪诞世界。

一场普通的面试都能变成侦探现场,结果却是出人意料。

除此之外,故事里充斥着大量的网络流行梗,将大众熟知的流行元素解构重组,并重新演绎。

围绕着最热的社会话题展开内容,同时输出创作团队特有的鲜明观点和价值观。

整部剧给人的感觉很奇怪,流行、开放、叛乱、抽象、反转、颠覆、恶搞、非理性、杂糅、疯癫、荒诞.

然而,正是这样一部作品,却意外地赢得年轻观众的追捧,每每更新,弹幕如潮水般汹涌,将整个屏幕淹没。

与PPS合作的数百家广告商们,原本对这部粗制滥造的迷你剧不看好,广告部员工找他们洽谈时,一个个心高气傲,不屑一顾。

如今却为了冠名权,大打出手。

因为这么一部单集制作成本不到十万,总成本百来万的迷你剧,一集播放量竟然高达1600万。

按照PPS的数据分析,一季预计播放量可达到2.5亿,超过许多一线主演的电视剧网播量。

在PPS的坚持下,《万万没想到》仅冠名权的费用,便卖到1000万的高价。

制作公司万和天宜在收到这一通知后,欣喜若狂。

按照与PPS签署的分账模式,他们将获得这笔费用的大部分。

他们炫耀似的在微博上发布这一消息,引得同行们羡慕不已。

业内众多公司也开始纷纷效仿类似短剧,期盼着能在PPS上实现一夜暴富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