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曾经取悦过男性的女说书先生,是再也不会想到自己还能让大宅院的女人开心,激动之余,简直将辛寻音当作再生父母一般。
不过,这等赚钱的买卖被辛寻音揽在手里,自然是要被人看在眼里,红在心里的。
旁的人眼红却忌惮着辛寻音是摄政王王妃的身份,只能干瞪眼。
京都时富贵之地,纵使辛寻音有摄政王撑腰,也有比摄政王身份更尊贵的人,那便是连太后见了都要叫一句皇叔的康王府的老金王爷。
此人自小不爱读书亦不爱打仗,只爱宅在家里看话本子。
你要说他不务正业把,他从不吃喝嫖赌,纨绔子弟的爱好一个都不沾。
你要说他是个正经人吧,主流的文化课一个都不及格,就爱话本子。
就是这样一个与世无争的话本故事爱好者,在各种政权的斗争下,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反而皇家为了彰显自己的家团结有爱,对这个老实的王爷都很亲热,为的就是给百姓树立一个家和万事兴的形象。
在这种背景下,老金王爷就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话本子的世界里,不但要看,还将他喜欢的作者请到王府里,在他的监督下写。
只是,他身为一个闲散王爷,只靠着俸禄和小封地的收入并不够他养这么多作者。
于是他在京都开了几间话本铺子,用铺子的收入支撑自己的爱好。
话本子本就是主流文化之外的东西,它的主顾群基本很固定,无非是后宅的女人和像他一样的闲人。
自打辛寻音的都市女孩话本铺子开张后,将他本来固定的主顾群分走了一大半。
再加上辛寻音的话本铺子还推出了说书业务,几乎将他的老主顾全部都抢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