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恒山台天王施道 群英会双刀激变

江湖恩怨飞花录 燕子凤 10202 字 1个月前

南燕承祭天作法之后,下了道坛。两侧豪杰海呼山拥,阵阵贺喜之声传来,争先恐后。南燕承为人虽是言语不多。但此刻逢着大喜之日,无可担待。向群豪一一回礼毕,道:老道乃无才之人,欲在武林中求得一安稳之地,扬道家学术,立三清神观。感蒙天下英雄不弃,如约而至,令某不甚荣幸。今日开创一派,未敢自专。但请天下英雄共为见证,老道感激不尽.’

群豪疑虑之间,相随南燕承步入紫剑观内,这紫剑观修建得宽大,正堂高台上塑立三清神像。观内共有十六根铁杉冷柱,粗如腰梯,那石砖瓦梁,构造得精美结实,自高台前撒下百十把交椅,延伸至门庭口处。内有十余张桌几,一齐可容纳三四百余人。此番恒山上的豪杰不下于三千余人,这紫剑观自然是立身不足。无数英雄豪杰皆晓事知趣,并不强入观内。观外门廊走厅上也聚集数百好汉,无不屏声屏息。

李云贵和柳青站立于吕天王的身后,只待闻听。

一通鼓过后,正厅内撒开一条大道居中。中上首是恒山之主南燕承。左侧边下为山西本境地的派系掌门及四方豪杰。依次为五台山清凉寺普远大师,双刀门掌门王闯,飞剑门掌门孙世林,黑莲神教圣使燕中云,青城山龙虎观观主吴检校,乐帮帮主曹见方。中原名客上官能,禁王府大明王禅师,一共八位.’原来王闯求力制南燕承在恒山立派,别出心裁,料想以山西本境的派系之力难已经抵挡住中原各大门派的凌厉之势,故此不甘示弱。在江湖上大请帮手。他知道中原门派都是以逍遥庄为领袖。而逍遥庄又一向忌惮于黑莲教与楚王府,双方无论是谁干涉入内,逍遥庄必不敢轻举妄动,达到投鼠忌器的效果.’

右侧之下则是中原七大门派掌门,依次为少林寺玄明方丈,丐帮帮主严鹤翁,逍遥庄主吕长安,天龙帮主叶玉琳,石英派掌门钟清河,泰山派掌门慧松子,逍遥派掌门蒋道雄。七大门派向来是荣辱与共,互为策应.’

少林寺本为佛家门派,泰山北斗,与逍遥庄原是立鼎而分,名声相齐。按理说不应当以逍遥庄为首,更不当参与这武林是非恩怨之中,有损清誉。但少林寺自二十年前被练[地狱魔刀]的吴夜剑血洗后,高僧损失惨重,武林中的匪道枭雄又乘机侵入少林,偷盗武学秘籍,公然于世,祸害江湖。致使少林寺在武林中蒙受诸多不白之冤。泰山北斗的威名逐渐在武林中衰败,渐走下坡路。后继方丈高僧无不想重振少林寺昔日的名声,欲要休养生息,便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不受外界的干扰。思量利害之下,便与逍遥庄结盟,以逍遥庄为掣肘之力,抵杀侵入少林寺中的逆党,彼此互助,成为掎角之势。

厅内群豪渐渐平息声响后,南燕承首道:老道受武林前辈所托,欲在恒山立派,扬道学余晖,传三清精义。上承天昭,下顺名意。今日各路掌门应约前来见证,若无异议,老道只好惶恐不让.’话刚落音,双睛便向左侧座上扫下一眼。

他知道孙世林与王闯各为地方一霸,必是不服。犹以王闯为先,为人心狠手辣,狂妄势猛,绝非等闲之人。

各大门派尽皆默默无语,群豪中却骚动起来,有赞成恒山立派的,也有不赞成的,各执一词。赞成者有理,不赞成者也是正理凿凿,反对者立于左侧,赞成者立于右侧,不料人数上却是几乎相当。左右两阵相互指骂,斗嘴不休。更有性情暴躁,不善言语者,一时气急,忽的将刀拔出,惊得旁人忙不迭。幸得那汉只是弄势吓人,若真动起刀枪,此大堂内人数众多,密密挤挤。必会酿成血光之灾。

南燕承止道:今日乃是天下英雄相会之日,看在老道的薄面,有话尽可直言,莫要操动干戈。老道有一言在先,若谁敢率先动手,各路英雄必饶不了他.’群豪闻言,对南燕天王怀着敬畏之心,果然是安宁许多.’又道:不知王掌门有何建议,但言无妨。

只见普远大师座下一个彪俊大汉的厉声道:据王某所知,逍遥山庄与黑莲神教曾有过协议。彼此间立山西为缓冲地带,互不能介入山西地境。天王既是逍遥庄前辈,一言九鼎,天下皆知。更当是身为表率才是,何以如此大张旗鼓的入占恒山,似乎于理不当。天王此举,是否已逾越了黑莲神教的底线?

他欲使剥丝抽茧之计,一语说中要害,将话说开,方才有效。双刀门的势力名望远远不及逍遥庄,不论斗智斗勇,还是论文讲武。皆不可能是南燕庄的对手。最好之计便是由神教出面干涉,煽动成彼此争雄之势。双刀门参夹其中,两虎相争,双刀门方可坐观成败.’

南燕承道:王掌门的消息可真是灵通,逍遥庄和黑莲教在十年前确实有过协议。此和约便是在山西所签,此事人所尽知。不过当时老道可不曾闻说有双刀门的存在。也就是说此合约签订之后,王掌门才乘机占领山西,成立双刀门,是这样的情况吗?’群豪闻言,无不呵呵大笑。无不认为双刀门自亏其理.’

王闯强笑一声道:依天王所言,那就是合情合理的入主山西了?逍遥庄与神教签订和约之日,王某确实人不在场,可王某当时已得众豪杰所认可方成立双刀门,王某不是神教中人,亦非逍遥庄人。但凭得一腔壮志而入主山西,却非侵犯山西。而天王却大不相同。

南燕承笑道:倒闻其详。王闯道:天王乃是武林前辈,又是与神教签订立誓盟约的当事人,怎可明知故犯?强入山西,可是有损逍遥庄在天下英雄面前的信誉,望天王三思。

南燕承徐徐笑道:王掌门自立大业之时,逍遥庄何曾干涉其事?又何曾有过一言半语?若说强入二字,老道不敢对王掌门恭维。王闯道:天王这么说,是怨王某强占山西,行的是不仁不义之举?南燕承道:贫道数十年来,潜山修炼,采药炼丹,武林之事原本有些疏忽,王掌门是如何在山西干的事业,贫道如何知晓?王闯点头道:原来天王是在怒我。南燕承冷冷回道:贫道岂敢。

右座之下的天龙帮主叶玉琳面有愤色,立身冰冷冷道:王掌门是如何进入山西,天下英雄心知肚明。是否不仁不义,人尽所知,何必自说?

她原是黑莲教刀法教官叶云风的小女,当年叶云风反叛教会时,她因身份不同寻常,亦被牵扯其中。后退出神教,继承叔父慕容天王事业任天龙帮主,中原第一个女侠,人称’铁娘子’,精通刀剑,威名卓著,武艺高超。原曾与王闯有过恋情,不料却被利用。她本是刚守贞节的女子,哪容他人戏辱?心中常怀不解之恨,无不思量报复。后因中原豪杰的撮合,又与吕天王生恋,情感甜蜜,只待大婚。

天下英雄皆知晓两人之间形影不离的恋情,早被称之为庄主夫人。叶玉琳性情刚烈,此刻情敌相见,撩拨起旧日怒火,难以遏制。一句话便震骇住群豪的私语声,场面顿时安静得出奇.’

群豪见她虽是一介女流,却言语明朗,英气十足,丝毫不亚于阳刚男儿,多有人视为武林中最厉害的女人,不禁各自暗暗点头佩服。

王闯见说话之人是叶玉琳,眉目一喜,笑盈盈道:原来是贤妹,多年不见,你在逍遥庄一切可都安好?王某日思夜盼,就想和贤妹见上一面,今日重逢,真是天大的喜事。

叶玉琳冷笑道:有劳王掌门费心。叶玉琳真是愧受其言,受宠若惊了。

堂内群豪尽知两人以往的风流事,一时不便打断他俩叙旧,但听得叶玉琳言中带刺,有意针对,料想不是几句简单的诉说,而是要翻旧账。数百群豪皆鸦雀无声,瞪眼观望。

王闯微微一笑道:贤妹容禀,王某虽非痴情之人,却也是忠情不二之人。昔日王某愚蠢,确实有负贤妹的深情厚谊,至今想来是万分追悔,心如刀割。

叶玉琳闻言,又是冷冷一笑,将身一侧,权当不知。

王闯道:若贤妹还肯念及往日情分上,请恕王某的一时之错,日后再无二犯。如若食言,必遭天诛地灭。

他这话脱口而出,叶玉琳又是冷笑一声,仍无回心之念。

群豪却愕然奇闻,面面相觑。都不曾料到王闯竟然会不顾一派掌门的身份,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这郎情妾意之言,虽说言语行径光明磊落,自家私事与外人无干。但在群豪看来,此番上恒山绝不是来听这两人的感情私事。显得两人的言语脱口,说着不着边际的话,与恒山立派一事,却无任何干系。

叶玉琳见群豪在私下里指指点点,冷冷地回话道:王掌门是否想歪了心思?你身为一派掌门人,在天下英雄面前尽说这等无聊糊涂的废话,就不怕别人笑话?

王闯叹道:看来贤妹还是对王闯心怀怨恨,不能饶恕。不知贤妹还记得五年前在洛阳花会上,你我在花前月下的一首诗吗?

叶玉琳并不作声,任由他说,只是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