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李世安你的下一部作品,会被放出什么?(求全订)

他们呆呆地看向前方,一阵出神。

整个脑袋都在发麻。

要知道,

他们想了无数的答案,却是没有想到李世安会是这么回答。

邵建国家邵建国的小娇妻,也是呆愣愣的看着一幕:“还?还能这样?带着伏生这位古人来现代看一看?”

这回答也太特喵牛逼了吧!

作为一个饱读诗书的大学老师,她不想爆粗口,但是忍不住的她心中还是浮现出了这么一个评价。

邵建国也是一脸震撼。

这一段,他之前已经看过了,但是再次看,还是感觉到一股股的来自灵魂的震撼。

“没有剧本,临场反应。”

忽然他吐出一口浊气后,长舒了一口气说道。

“什么?”邵建国的小娇妻震惊的舌头都麻了,一脸惊恐之色:“不是设计好的剧本,而是演员的临场反应?”

其实,这一段的剧情设计要是剧本的话,只能说编剧厉害。

而且编剧在节目拍摄前肯定是有着大把的时间,去打磨剧本。

可是现在,她老公邵建国却是告诉她,这个地方这么牛逼的反应,居然是没有剧本的临场反应。

“对!没有剧本!”邵建国重重的点头。

之前彩蛋篇拍摄的时候,他已经看出来了,就是临场反应没有剧本。

不然的话,怎么可能让他随意捣乱,还没有终止拍摄啊。

而此时。

葛思琪的直播间中,以及各个平台的网友,也都炸开了锅。

“太牛了吧这个回答。”

“骂了隔壁的太炸裂了啊。”

“我就想问隔壁,怎么你了,你每次都要骂人家。(狗头)”

“妈的拍的这么牛逼!我曹!”

“这个回答看的我头皮发麻。”

“刚刚听到的时候,我感觉自己的眼珠子都要被惊得掉出来了。”

“我就说刚刚楼上怎么噼里啪啦的响啊,原来你是的眼珠子掉出来了啊。”

“大晚上的不要说这么惊恐的事情。”

而各个平台上,无数的网友讨论着讨论着,忽然间发现——

“我靠,我现在才反应过来,他这个穿越不仅仅是今穿古,也是古穿今啊。”

“对话古今,牛逼了啊!”

“我终于知道为什么邵建国邵导演会退圈了啊,这种对话古今的创意,谁看了不迷糊啊。”

“穿越这个元素已经够大胆了啊,他居然还弄了个古穿今?”

“带着我们的祖辈先贤来看看现代,这想想就很带感啊。”

“怪不得惊动了四方人嘛呢,央妈、广电、教育、军方。”

“不对吧,不是拍那个彩蛋篇的时候,才惊动了四方人马吗?”

“也就是说彩蛋篇还要更炸裂?”

“已经开始期待彩蛋篇了。”

“我觉得吧,不要过高的期待了,现在这个《尚书》已经够炸裂了,彩蛋篇还能炸裂到什么程度啊。”

“对对对,期待太高了也不好。”

而无数的网友,也都随即将注意力放回到了《典籍里的龙国》上。

他们继续看了下去。

只见,现代读书人李世安带着伏生来到了现代,走在去现代的时光之路上,他还顺便跟伏生这位先贤说了一下,从对方的时期,到现代,一代代的护书人,是怎么将《尚书》传承到现代的。

而到了现代后,伏生从现代读书人李世安那里,知道了现代有种叫做手机的镜子,可以随时随地的看书。

闻言,伏生一脸欣慰的说道:“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典籍人人可读,好!”

看到这一幕,所有的观众都是浑身一震。

而这时,现代图书馆中,一群小学生被老师带着来到了《尚书》的典藏室中。

老师给小学生们讲述伏生护书的故事。

李世安跟伏生两人静静地听着。

伏生热泪盈眶。

而这时,一位小朋友注意到了身穿古装的伏生:“爷爷,您是要给我们演伏生爷爷吗?”

听到这话,看到那小朋友的面容,所有的观众,都直接泪目。

因为问这话的人,赫然跟小时候的伏生长得一模一样。

两个伏生一老一小,老的是古人,小的是现代人。

这感觉就仿佛典籍、文化,有了传承一般。

而当伏生跟所有人一块如同小时候一般的诵读着《尚书》中的禹贡时,当那一声声。“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的诵读声的响起,仿佛跨越了时空,在现代在过去,回荡的时候,

这种传承的感觉就更浓重了。

葛思琪的直播间中,网络各个社交平台上。

无数的网友泪目。

“骗我眼泪啊。”

“传承,孩子就是传承啊。”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太绝了啊,这设计!”

零星的评论,在各个平台中出现,并不是很多。

因为大部分的观众,都沉浸在震撼之中。

直到《尚书》篇彻底结束,他们都还没有完全回过神来。

……

而那些有电视剧跟这档《典籍里的龙国》同期播放的导演制片人,也是被震撼到了。

不过,他们这些也是最先回过神来的。

回过神来后,他们开始通过自己的人脉打听收视率,不是他们自己电视剧的收视率,而是《典籍里的龙国》的收视率。

可以说,到现在为止他们心中还存着最后一丝希望。

但是内心深处的声音,却告诉他们,无力回天。

这也是为什么他们逃避似的,不第一时间关注自家电视剧的收视率的原因。

毕竟,只要典籍里的龙国的收视率不行,他们电视剧的收视率可能还有一线生机。

而要是直接看自家电视台的收视率,看到一个让他们绝望的数字,那不就彻底的绝望了。

就像是学渣考完试后,不敢看自己的成绩,反而去打听其他人的成绩一样,只要别人的成绩不行,他也就有安慰了。

而不光光是这些制片人、导演,业内人士,记者、自媒体人等也都在关注着《典籍里的龙国》这第一篇《尚书》收视率。

这些人疯狂地打电话给自己在央妈的熟人打听起了《典籍里的龙国》这档综艺的收视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