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主线任务

处理好草原大单于后,李钰接下来的日子过得舒坦极了!

每天也就上两个小时午朝,听听大臣们提出的政策,看看他们在朝堂上大打出手。

在苏芷莘和系统在的情况下,这群大臣就好似被上了紧箍的猴儿一样乖得不行。

或者换个说法,那就是‘不乖’的全都被李栤暗中处理掉了。

不过这也有坏处,大臣们被杀得太多,虽然顶层结构没变,并且科举还提供了一百多位臣子,但是中层官员死的死,逃的逃,导致二院、三监、五寺、六部许多事务运转困难。

“陛下,气候已入惊蛰,臣提议立马举行科举,为天玄谋求人才。”

满脸疲惫,眼中布满血丝的吏部尚书走上前,大声向李钰祈求道。

距离那夜‘清算’已经过去了三个月,这三个月里他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猫晚,干得比驴多,完美诠释了何为朝廷牛马!

现在他只求快点弄一批官员过来,如果可以,他想建议一年考两次!

而吏部尚书话刚说完,同样满脸疲惫,四十岁的人,六十岁外貌的工部尚书站了出来。

“陛下,臣以为,特殊时期,特殊对待,科举虽为最优,但也可先举荐人才,待省试时参与考核,若是过了,即可留用,若是不过,也可弃之另寻人才。”

工部尚书这话让吏部尚书面露惊讶,随后向他投去了一个‘还是你小子脑子灵光’的赞许眼神。

“陛下!如今四周诸国皆将我天玄当做待宰羔羊,臣提议武举也可提前!”

兵部尚书站了出来朗声说道,而他的话让武将阵营不断点头,表示赞许。

斜靠在皇座右侧软枕的李钰随意吩咐道:“允,科举、武举之事交由秦王全权负责。”

毕竟大臣们是李栤清洗的,现在由她重新召回来也合理。

“举荐官员这事以后不用再提,诸位给朕写劄子的时候没见你们有一天停下,依朕看,你们还是活太少。”

不过,同意提前科举与武举的李钰却拒绝了举荐入仕。

毕竟科举与武举只是提前,原有的考核制度是不变的。

但是举荐入仕制度却是早已被废弃的落后制度,自己何必将其捡起来?

是嫌天玄的豪绅、门阀和世家还不够多?

对政治极为敏感的苏芷莘点着小脑袋在心里和系统点评着,【美人哥哥的判断正确无比,现在图一时轻松,未来可就是无尽的麻烦,真要是让举荐制度出来了,那官员们高低给天玄来点小小的寡头震撼。】